第10章 太皇太后就是不死(10)(第2/2 頁)
是真不怕對手太強,只怕隊友腦殘,找個沒腦子的蠢貨協商。
基本就可以直接宣告失敗了。
比如說御史大夫趙綰,但凡他收斂點,節奏慢點,徐徐圖之,也不會直接激怒太皇太后,導致身死且新政被廢。
而他母后就不一樣了,他母后是真的聰慧同時幫了大忙,他的皇位,可以說一半來源於他本身聰慧,子肖父,得寵,另一半便是他母后的謀劃了,沒有他母后王太后幫忙謀劃,拉攏獲得大長公主的支援,並且努力討好他皇祖母。
他絕不會那麼容易當上太子。
所以在經歷過新政失敗這一重大挫敗後,他便養成了有什麼大事心事,必要先與他母后,討論協商一番的習慣。
長樂宮內,聽完兒子的複述後,王太后沉吟許久,才頗有些糾結的說道:
“徹兒,哀家有兩個猜測。”
“第一個猜想是,興許太皇太后的身體確實已經很不好了,如今看起來恢復健康只是障眼法,或者說欲蓋彌彰。
所以她這麼做是在向你示好。
但又不願意完全妥協。
希望等她百年後,你能不記仇。”
“還有一個猜想就比較可怕了,甚至我們母子日後恐怕得如履薄冰,那便是太皇太后興許已經有廢帝的想法了。
她在故意放權迷惑你。
想讓你再做出一些類似於建元新政那種,得罪眾多諸侯列侯的事,到時她好拿捏你的錯處,獲得列侯和劉姓諸侯們的支援,從而廢帝,如果太皇太后真能獲得列侯與劉姓諸侯的支援,再加上她身份以及手握虎符,絕對足以廢帝。
當年呂后權勢也不過如此,呂后能做到的事,她只要想做恐怕也能做到。
你只有她一個皇祖母。
她卻還有很多個皇孫,換一個皇孫做皇帝,對太皇太后而言,沒有損失。
如果換個聽話的,還是好事。”
正是因為聯想到了這一點,說到後面的時候,王太后的臉色已經很差,萬一這個猜想是真的,或者猜對了的話。
那他們母子現在無疑很危險。
此時此刻,建元帝的表情管理也略微有點失控,並且出於習慣了陰謀論的緣故,越想越覺得,他母后的猜測很可能成真,緊接著,他們母子兩人又就此商討了一會,最終得出了以後必須更加謹言慎行,絕不能被抓到破綻的結論。
而具體執行方針就是,不能把太皇太后的話當真,越說放權就越要恭敬。
不能讓太皇太后挑出一絲錯來。
同時正好藉機多去去後宮。
努力生個兒子,早立國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