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文化衝突(第1/2 頁)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生存利器,就在於文化豐富的多少。
而作為最後一個擁有悠久古文化的中國,可能是至今為止,最後一個保持著豐厚底蘊,包容萬千的文明瞭。
因此,當各種現象出現時,對於這個充滿著豐厚歷史的古國,它並不做評判,只是靜默不語。
比如,有一對中年夫妻,在逛日本的時候,身著和服,遵從當地的服飾,就沒有辦法批判。
因為像這樣,覺得出國了,就要遵守當地的風俗的人,只是說明還沒有本國的文化自信。他們不覺得自己的國家有包容的能力,其實不用他們覺得別人的國家很好。
其實自己的國家也很好,他們可以大方自信地身著本國服飾。
可是,這樣的觀念畢竟沒有辦法一時扭轉過來。
同樣的,在自家領地上身著和服大跳宅舞,這本身也沒什麼。
可是如果背後剛好是不容侵犯的歷史古建築。
那麼這樣就有不避嫌的嫌疑了,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這當然才是需要批判的。
畢竟沒有歷史觀念,犧牲的先輩我們也不能替他們原諒作戰的傷害這個國家的人。
因此,文化不僅只包括能看到的,以前,很久之前的,也是該繼承的。
甚至,在山東半島淪陷的時候,曾經有召集一些小孩子學習日語,企圖本土化本國文化的行為,作為文化上的入侵。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世事變遷。
才剛打完仗不久,就遭遇了非典。當時的中國實行了封閉國家的方法,才封鎖住了疫情的蔓延。
因此,在經歷過非典的洗禮的人們,人體多少都出現了一些後遺症。
有很多人的骨頭,都脆弱得一捏就碎。
關節也只是個關節而已。
最脆弱的地方。
包括很多人,都一副病殃殃的樣子。
直到後代出現得多了,才逐漸減緩這種事。
他們慢慢地不見了。
可是在上個世紀,特別是北方,是能夠看到幾個說日語的老人的。
就足以證明文化入侵的可怕。
特別是語言文化的傳承,是很容易改變一個人骨子裡的文化基因的。
同樣的,包括很多海外的一些牌子。他們在文化入侵,開啟中國的文化市場的方面,就經常利用大眾的從眾心理,經常去做一些噁心的小動作。
事後還說,資本就是這樣的。他們通常都認為國外的更高階,所以再過一段時間,只要資本再營銷一下,說兩句好話,這些消費者就會像忘了之前的操作一樣,又繼續購買這樣的產品。
適應認為國外的產品比國內的好。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國內的技術還沒有跟上。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國產的銷量和需求還沒有那麼好。
所以就總造成了,國外的東西更好的現象。
這些國民只奔著自己的要求去,只奔著別人的營銷去,根本不看它們對於本國理念的詆譭與貶低。
只能說,國家在基礎建設以及滿足國民需求的這塊上面還是太弱了,所以他們沒有文化自信,甚至在購買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祖國的尊嚴,只有一部分,一小部分注意到了,他們在設計時,對於中華文化的詆譭還有惡意,不對勁以及使命。
比如有一個公司的商業圖,拍的就是一條腦袋在柱子下面的龍。
乍一看可能沒什麼錯誤。但是一般而言,龍都是柱子上面,昂首挺胸的啊。
就算不畫眼睛,中國人骨子裡看見的龍應該是這樣的。
所以,是這個商家故意做成了這樣的。有點嘲笑根本就沒有人在意這個國家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