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世界大戰(第1/3 頁)
作為奧古斯特的忠實粉絲,緹娜對這本書還是很重視的,她很期待這阿道夫的最後一部到底能夠講些什麼東西出來。
書接上文,阿道夫的部隊一往無前,直接將歐洲許多國家全部摧毀了,此時英國的一個海軍大臣溫斯頓成為了英國首相,摧毀法國後,阿道夫向英國發出了理性的呼喊,並且要求與英國簽訂停戰協定,結果溫斯頓接到這封信後立刻就拒絕了。
他給阿道夫的回信是,“如果英國因為歐洲出現一個強權就投降的話,那麼早在拿破崙時期英國就已經投降了。”
阿道夫對此很失望,他正式下定決心對英國發起侵略戰爭,但是本質上阿道夫還是不怎麼情願進攻英國的,這種消極應戰的情緒也影響了軍隊計程車兵,為了跨過英吉利海峽,德軍發起了海獅計劃,試圖透過空戰的形式搶奪不列顛的制空,削減英國海軍的實力。
但是無論阿道夫的轟炸機將倫敦轟炸多少次,溫斯頓就是不投降,他不僅不投降,他還要站在廢墟上演講,鼓勵英國人繼續戰鬥,直到勝利。
海獅計劃的流產讓阿道夫感到有些惱火,但是問題也並不大,阿道夫認為英國沒有能力對雄踞歐洲的德國發起攻勢,不如先幫幫自己的蘇聯朋友。
正好蘇聯的領導人約瑟夫在阿道夫攻陷了西歐的同時,也吞併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可以說是收穫頗豐,約瑟夫將目光移到了芬蘭身上,這是一個北歐小國,總人口只不過區區三百萬,彼得格勒的人口就已經跟他差不多了,為了征服芬蘭,約瑟夫一開始就動員了四十萬的陸軍,兩千架飛機,八千輛坦克,在十月份對芬蘭發起了冬季戰爭。
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芬蘭陸軍總司令曼納海姆成功的將蘇聯侵略者阻擊在了卡列利阿海峽,這道曼納海姆防線一次又一次的抵擋住了蘇聯人的進攻。
在這次戰爭中,蘇聯的國際名聲降至最低點,還被逐出了國際聯盟,在國際上丟了大臉。
所有芬蘭人在亡國滅種的威脅面前表現出來極其頑強的鬥志,全國上下一心,大多數的芬蘭人選擇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鄰國瑞典,即使將來亡國了,芬蘭的火種也能留下來,而那些大人們決定留在芬蘭,與蘇聯侵略者決一死戰。
這場冬季戰爭對於蘇聯人來說是極其慘烈的,蘇聯死了十幾萬計程車兵,卻只殲滅了四萬芬蘭人,這戰損比讓整個世界為之驚歎,後面隨著戰爭的推進,芬蘭逐漸支援不住了,最終戰敗投降。
蘇聯人當然也因為巨大的傷亡無力再戰,兩國回到了談判桌前,蘇聯丟光顏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卻只獲得了芬蘭十分之一的領土,弱小的芬蘭向全世界證明了大國不是無敵的,如果下定決心,上下一心,是可以戰勝大國的。
而蘇聯在芬蘭戰場上的糟糕表現讓阿道夫動了心思,他對最信任的副手說道,“我們的軍隊只需要一個小時就可以征服芬蘭,而蘇聯對付它卻如此吃力,如果用我們訓練完備的機械化部隊進攻蘇聯,那蘇聯還能剩下什麼呢?”
阿道夫不是說笑,他是真想這麼做,而這個時候阿道夫的偶像,貝尼託的義大利也趁機入侵了希臘,結果被錘的滿地找牙,只能厚著臉皮去找阿道夫,結果阿道夫不到一個月就征服了希臘,這個號稱地中海第一的強國的國家居然連希臘都打不過。
阿道夫在法國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由於首都設立在維希,也叫維希法國,領導的人是軍方的投降派,而那個逃去英國的夏爾則是以聖女貞德的洛林十字作為象徵,開展了自由法國運動,它將慢慢強大起來,最終拉起整個法蘭西帝國。
他在非洲不斷的蠶食維希法國的殖民地,最終慢慢的將整個赤道非洲都納入了自由法國的版圖。
而另一件事情就是也讓阿道夫有些窩火,就是遠在大西洋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