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1/5 頁)
“你知道這首詩是歌頌哪個人嗎?年輕人。”
始被這麼一問便開始搜尋自己的記憶。這是祖父生前用來做書道素材的詩句。“老將憤死叫渡河”這確實是以十二世紀宋的老將軍宗澤為題材的詩作之一部分。
西元一一二七年,統治中國的宋王朝受到北方金國的侵攻。發生這種事固然有各種外交和戰略上的經諱,總之,腐敗無能的宋朝無力對抗新興的金國,在不斷敗戰之下,面臨滅亡的命運。
這個時候,在黃河的南岸佈陣提防金軍來襲的是宗澤。他原本是個文官,卻經常率領著軍隊大破金軍,同時又以公正的剛直聞名。他堅守信義,信守約定,沒有私慾。他在亡國的混亂當中,站在最前線,挽救民從免於戰禍,同時雙集結義勇軍和金軍作戰。岳飛、韓世忠等年輕的將軍渡過黃河,正想和金軍進行決戰的時候,朝廷的使者前來下令停戰。原來朝廷的重臣們害怕宗澤立大功。如果宗澤破金軍收復國土的話,那些重臣們的地位就會產生動搖了。對他們來說,自己的權力遠比國家和民眾來得重要得多。
在極度的憤怒和絕望之下,宗澤病倒了。由於年紀也已不小,他的病況急速地惡化。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病危的宗澤在朦朧的意識當中大叫。
“渡過黃河!”圍在病閒旁的將軍們不禁摒住了氣息。接著又是一聲:“渡過黃河!”
當叫聲停止的同時,宗澤也斷了氣。享年七十歲。史書上寫著“全軍號哭”。這是中國史上一個足以和三國時候諸葛孔明之死相匹敵的場面。
宗澤死後,果敢善戰的岳飛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殺,韓世忠對宮廷的腐敗大感絕望,遂棄紅塵而去。宋和金暫時取得了和平共存的共識,可是,不久之後,北方的荒野中出現了成吉思汗,最後,宋和金便相繼滅亡了。
西元一三六八年。支配歐亞大陸達三分之二廣的大蒙古帝國也走到了落日時刻。興起於長江流域的明朝為了趕走蒙古人收復漢民族的國土,揮軍北上。率領五十萬大軍的人是三十七歲的大將軍徐達和三十歲的副將軍李文忠。這兩人都是歷史上的名將。他們連載皆捷,來到了黃河南岸。他們在這裡佈陣等著和元的猛將可可·鐵木爾一決生死。
纏鬥了半天之後,可可·鐵木爾終於敗下陣來,身邊連一騎衛兵都沒有,倉惶地單槍匹馬的連人帶馬越過黃河。他游到在黃河河面上漂流到的粗圓木,在劍為漿,終於渡過了黃河,逃難到北方去了。
追到河岸的明朝士兵企圖對著可可·鐵木爾射箭,可是,李文忠制止了他們,因為他佩服敵將不屈不撓的精神。他雖然是明史上所記載的“遇大敵則益發壯大”的勇將,可是同時也是一個公正的政治家,更是一個優秀的詩人。這個時候,李文忠眺望著在西沉的夕陽下閃著金黃色光芒的大河,想起了兩百四十年前的老將軍宗消費者。他更想到,漢民族的軍隊再度見到黃河竟然花了兩百四十年的歲月,不禁潸然淚下。他在馬上揮起了鞭,對著全軍大叫:“渡過黃河!”
相隔了兩百四十年的渡河,上了北岸的明軍接二連三地大破元軍,終於將中國本土從異族的支配中解放了來了……
曾經是抗日解放戰士的黃老一定是把自己的心情和宗澤、李文忠之類的歷史人物相互重疊在一起了。自從一八四O年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外國的侵略和壓迫下痛苦了一百年以上。可是,沒有永遠的苦難。他這樣告訴自己,忍耐地度過漫長的戰爭。
前頭的終發出了聲音。“親哥吉拉子哥吉拉孫哥吉拉。”他還是執著於這個暗號。姑且不管內容為何,聽到他的聲音,藏身在岩石陰暗處的兩人人影便靠上來了。他們就是不安地等待大事底定的王和李。在月光下,他們確認了竜堂兄弟的身影之後,衷心地發出了歡呼聲。看到續揹著的黃老,他們恭恭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