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又逢喜賈府添丁(第3/4 頁)
比之。
警幻笑道:“此茶乃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外,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名曰‘千紅一窟’。”
黛玉點頭稱賞,又道:“那日寶玉來此,也是品了此茶罷。”
警幻道:“正是。”又道:“你們這一段公案,牽連此間幾人入世。雖早已註定冊上,鐵案難移,只是你已非原來的絳珠仙子,如今這金陵十二冊,已有變動。原本下界之人,已延緩了歸來期限。”見黛玉稍揚眉梢,笑道:“妹妹實乃性情中人,做了許多性情中事。不過此舉也並無大礙,無須再提。今日將你請來,卻是為神瑛侍者之事。”
黛玉問道:“姐姐是否要告知他的去處?”
警幻笑而不答,只將雙手一揮,黛玉眼前頓現一副景象,倒像是身臨其境一般。
只見一個背影,身穿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正在城外緩緩前行,也不左顧右盼,只一直往前,見路便走。走了半日,身邊風景換了又換,忽一時站定,定睛四望,但見四野廣闊,人跡罕至;卻又山清水秀,令人耳目一新。日已西垂,正愁無處棲身,忽聽清磬一聲,從西面林中飄送出來。他便尋聲覓跡而去,入了林子,盤旋曲折少時,但見一座茅庵,庵門半掩。推門而入,又見院內不遠有一禪房,房門卻是大開,一僧正背對於門,在蒲團之上打坐。他趨步向前,朝那僧人施禮道:“擾了上人清修,但請莫怪。只因不覺來了此地,敢問能否在此投宿一晚?”
那僧人回身,原來是位老僧,卻難猜壽數。唯見相貌清癯,衣履古樸。這老僧也朝來人回一禮,說道:“貴人投宿,小庵方便。”便招呼他在一旁竹榻坐下。
那人落了座,回頭而望,黛玉頓覺他正望向自己一般,心神一震:寶玉,已多日未見了。
又聽寶玉啟口問道:“上人高壽,在此靜修幾多載?”
老僧答道:“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貧僧只記進步功程,不算修行年月。”
寶玉會意點頭,又問:“不知此地為何處,從前倒是從未來過。”
那老僧一笑,道:“貴人由心而來,只一路往前便到之。”
寶玉聽此話大有禪機,便不再問。凝神坐了片刻,唯見香爐內清煙嫋嫋而升,不知心內作何念想。
黛玉正猶自猜測,忽聽寶玉又啟口道:“弟子立志出家,欲乞上人剃度,不知上人肯賜剃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黛玉一驚,卻聽那老僧說道:“貴人出家的緣故,不過是一時意氣,並非看破紅塵。”
寶玉深嘆一聲,也不答話,只是望著那香爐出神。
那老僧又道:“貴人行走一日,必是腹中飢餓,便隨我來後院用齋,粗茶淡飯,聊以充飢。”寶玉確是飢腸轆轆,聽見此話感謝不已,遂起身隨他去了。
當下在庵中住宿一宵,次早辭別老僧,便依那老僧昨晚之言,去尋那大荒山。因聽說大荒山說近便近,說遠便遠,並無具體程途,寶玉便只一路向前,依心而行。又不知行走多少時日,但見眼前矗立一山,山中繁花綴樹,綠樹成蔭。正在尋路之時,只聽山中有歌傳來:
“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寶玉怔怔而立。飛鳥各投林,家散人亡各奔騰。這曲子,聽來何等驚心!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樂極生悲,人非物換。”寶玉喃喃道。有榮必有枯,有寧必有危,那榮寧二府,只怕,終將枯敗破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