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臣服了齊國,又在魯國鄒國跟前耀武揚威一番,夫差隨即帶領大軍,返回吳國。大軍遠徵獲得勝利,夫差心裡自然無比得意。但是沒想到,伍子胥還是隻有冷言冷語。他說:&ldo;擊敗齊國,不過是得了點小利而遭到大怨,有什麼好慶祝的?不滅越國,終究是心腹大患!&rdo;
這話傳到夫差耳朵裡,你想想他會是什麼感受。從那以後,他越發疏遠伍子胥,再也不肯聽取他的計謀。
儘管如此,伍子胥還是忍不住要發表意見。堅決不贊成伐齊。他說:&ldo;齊國距離遙遠,您即便擊敗它,也不過像是獲得一塊滿是石頭的田地,什麼都沒法耕種,有什麼用呢?&rdo;
這樣的話夫差聽得太多,耳膜簡直都要磨起趼子。這個人,也是個驢脾氣。不但堅持伐齊,還派伍子胥作為使者,北上齊國,約定開戰日期。這實在是滑稽。很有點孩子較勁的意思。這是對伍子胥的變相懲罰。
王命難違。伍子胥再不情願,也只有去辦。臨走之前,他對兒子說:&ldo;我多次勸諫,大王就是不聽,眼看吳國就要滅亡。你還是走吧,留在這裡沒有好處。&rdo;於是順道把兒子帶到齊國,託付給了齊國的大夫鮑枚。
這事是伍子胥引來殺身之禍的導火索。
很難想像他作為謀略家,怎麼會出此下策。國君要伐齊,你執意勸諫,已經惹得他渾身不高興,這且不說;兩國開戰在即,你卻把兒子託付給敵國。你什麼意思,你的屁股坐到哪裡去了?
果然,這事成了伯嚭攻擊伍子胥的把柄。這時的伯嚭,已經不再是多年前像喪家犬一樣,希望伍子胥汲引推薦的可憐蟲。他巧言令色,深得夫差信任。但是,伍子胥到底是擁立兩朝的老臣功臣,站隊排班,一定還在伯嚭之前。這怎麼能行。必須搬掉這塊石頭。
伯嚭於是對吳王說:&ldo;伍子胥這個人,殘暴寡恩,而且多疑。上回您要伐齊,他一再阻撓。等您立下輝煌大功,他卻不住地發牢騷。現在您要伐齊,他又要唱反調。無非是希望您打個敗仗,好印證他的英明。大軍就要出發,他卻推辭有病,不肯效命。而且他出使齊國時,還把兒子託付給了鮑氏。作為臣子,內不得意,就外接諸侯。這樣的人,請大王小心!&rdo;
夫差大怒,立即派人賜子胥一柄寶劍,讓他自行了斷。伍子胥手持寶劍,仰天長嘆道:&ldo;唉,伯嚭作亂,大王卻要殺我!我成就了先王的霸業,如果沒有我拼死力諫,大王又怎麼可能立為太子?您繼位之後,把吳國分一點給我,我當然不敢想像,可是您也不能聽信小人之言,而殺害老臣啊。&rdo;於是對身邊的人說:&ldo;我死之後,在我墳前種棵梓樹,一定要讓它成材。把我的眼睛掛在國都東門上面,我要親眼看到越國滅吳!&rdo;說完,隨即伏劍自殺。
第15節:二小人葬送一名將(14)
忠臣的鮮血,就這樣濺滿他曾經效忠過的土地。
然而那時的夫差,哪裡懂得其中的曲折。聽到這些雷霆震怒,下令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皮袋,扔進江裡,惡狠狠地說:&ldo;我叫你什麼都看不見!&rdo;
伍子胥當然看不見,但是百姓善良的眼,都能看見忠臣滾燙的心。他們自發地給伍子胥立了祠廟,供奉不斷;在端午節起源的傳說中,還有個說法,也與他有關。在這個說法裡,民眾從起初的救助到後來的紀念,都是因為伍子胥,而非屈原。
誰應該對伍子胥的屈死負責?首先當然是夫差。他說得很明白:&ldo;微子之言,吾亦疑之。&rdo;就是說,即便沒有伯嚭的添油加醋,他也早已對伍子胥起了疑心。由此可以推斷,最應該對此事負責的,其實是伍子胥自己。一個如此出色的謀略家,怎麼就不懂得躲避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