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第2/2 頁)
馮恩翠看著專注擺弄玩具的勻勻:“我看勻勻是個挺獨立的孩子,肯定不像我家曉霞,曉霞第一天去託兒所的時候,哭得老厲害了,活像我要丟了她。
我沒少費力氣讓她願意去託兒所,好在去了託兒所,後面小學也就好辦多了,託兒所是大難關。”
李芝:“勻勻屬於又黏人又獨立的孩子,只要我在他能看見的地方,他就能乖乖待在角落玩。
他到島上還沒哭過,如果供銷社裡來了跟他差不多年紀的小男孩,比如梅花的孩子輝輝,他也能和他們玩到一起,完全不怕生。
只是從出生到現在沒怎麼離開過我,讓他去託兒所,他沒法接受。”
“小孩子總要經歷這個過程的。”
李芝知道家屬院有部分家屬就和馮恩翠一樣,喜歡自己來供銷社買東西,讓她們走三公里對她們來說是小意思。
這會兒只有零星幾個客人,她不忙,給馮恩翠倒了一碗茶水,陪她聊天。
聊了會兒孩子話題,供銷社內暫時沒別的客人,馮恩翠說起孫玲:“也不知道孫玲怎麼就硬氣起來了,跟陳寶妹鬧得挺不愉快的。”
正在撥弄算盤的李芝聽到孫玲名字,悄悄打量馮恩翠的神色,確定她只是不經意說起來,於是停下撥弄算盤的手指,假裝不瞭解事情經過:“什麼事情鬧得不愉快?”
“就前不久,她倆碰面,我剛好在不遠處,瞅見孫玲什麼話也不說,直接繞開陳寶妹走,以前可不會這樣。
陳寶妹嘴裡沒幾句老實話,我找孫玲稍微一打聽,聽明白事情經過了,原來是和錢有關。
我知道孫玲把錢借出去的事情,那時候她剛來家屬院,初來乍到,性格又懦弱,不瞭解家屬們的品性,陳寶妹向她借錢,她還真借了。
陳寶妹品性不好,在家屬院待過一年以上的都知道她什麼德行,不過咱們男人在部隊裡,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不好交惡,明面上維持著和平……孫玲能上當,實在太單純了。”
陳寶妹專挑軟柿子捏,李芝知道她在背後經常酸言酸語挖苦自己。
她從來沒舞到自己面前借錢,大概是知道她屬於硬茬,而且心裡那點點自尊不允許她向她低頭。
李芝很反感陳寶妹這類人:“我有聽說過借錢的事,孫玲爸媽公婆都需要他們兩口子貼補,小家庭也要花錢。
自家男人的工資頂多不會讓小家餓著,要是再貼補爸媽公婆一份,哪夠呢,我想想頭都大了。”
她不會專門說是自己點醒了孫玲,也不會說陳寶妹的壞話。
沒必要說出自己做的好事,正好應了這句話——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沒必要說別人壞話是怕隔牆有耳。
馮恩翠深感認同:“是啊,我家爸媽公婆雖然給不了我們助力,但也不會拖累我們,我和我家男人逢年過節往家裡寄些東西算盡孝道了,能回去看他們,他們就更高興了。”
兩人聊了一會兒天,馮恩翠要去接小孩,買了蚊香離開。
知道孫玲沒把自己供出來,李芝就不管她和陳寶妹之間的恩怨糾葛了。
即使孫玲禍水東引也無所謂,只要不涉及金錢糾紛,她就有辦法全身而退。
要是牽扯到她的錢,她可沒法淡然處之,沒法全身而退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