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2/2 頁)
宇宙,不是聽天由命地接受,而是欣然接受,這讓它們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整個銀河系都建立起了恆星和行星體系的共生社會。但是銀河系一貧如洗,共生社會最初也是舉步維艱。數十億顆的恆星中只有極少一部分還處在黃金時期。可以用作太陽的恆星周圍都圍繞了行星。智慧世界對許多死亡的恆星採取了人工分裂原子的方式,使之成為人造太陽,對其他恆星的使用也進入到節儉模式。智慧世界培育出了特殊的智慧生物種族,他們生活在死亡的恆星之上。很快這些種族就遍佈上千顆曾經火熱的恆星,他們的文明簡樸艱苦。死亡恆星上的火山能源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這些培育出來的種族體積微小,身體呈蟲子形狀。他們費力地匍匐行走在星球表面,原因是這些死亡的恆星引力實在是太大了,一個石頭要探出地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這些蟲子狀的生物個體從半英寸的地方摔下來,也會粉身碎骨。死亡的恆星上是無盡的黑暗,發光的東西只有人工照明、遠處的星光、還有這些星球居住者身上的磷光現象。他們的地下洞穴裡有眾多的光合作用基地,把恆星中囚禁的能源轉化出來供給生活和智慧維持的需求。這些生物的智慧當然不是以單個個體存在的,而是群體智慧。就像昆蟲生物,這些小小的個體只是靠本能生活的生物,一旦離開群體,群居的渴望就會驅使他們回到群體當中。
戰爭極大地削減了智慧行星的數量,可以用作太陽的恆星數量也大大減少了,無法在足夠多的太陽周圍建立新的行星世界體系,智慧世界的數量已經少得接近了危險的邊緣,沒有足夠多的種類,就無法維持共同體的生活,在此情況下,就需要一些種族居住在死亡的恆星上。銀河世界體是一個精密組織的聯合體,每個組成部分都有它特別的功能。失去的成員不可複製,所以必須造出新的世界來,至少能大致代替他們的功能。慢慢地,共生社會克服了許多的困難,完成了重組的任務,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所有覺醒智慧所追求的終極目標,這是他們骨子裡的嚮往,因此必定是他們欣然信奉的目標。因此共生社會把精力都用在了精神世界的進一步覺醒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