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良人相隨(第1/2 頁)
聽到李子孝的問話,黃明遠也坐直了身子,秉住神色,一雙眼直鉤鉤的看著李子孝,注視了好久,卻見李子孝仍然是面不改色。
黃明遠便收斂了氣勢。
“子孝此話是何意?”
“孝有疑問,卻是讓大郎見諒了。”
黃明遠看著一本正經的李子孝,不禁笑言道:“我就知道,此事是絕瞞不過子孝的。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啊,元聚最大的錯誤就是他是元旻的兒子。”
“大郎這是在弄險。”
“我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黃明遠悠悠然的說道。
李子孝聽後,沒再言語,默默地坐在一旁。
黃明遠看著他,這個和他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沒再過多言語,心裡卻也止不住的打轉。
李子孝是濟州壽張人,其父是黃明遠祖父的學生。李家家世只能算得上寒門,其父也不過只是個小小的秘書郎。但李子孝從小聰察岐嶷,五六歲的時候,智意所及,就顯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幼時和黃明遠一起長大,一眾人中也唯有李子孝可以跟的上黃明遠的思路,什麼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的現代知識,跟著黃明遠也不知學了多少。等到了黃明遠跟著晉王遠赴揚州,李子孝更是在黃明遠祖父致仕後在高平開辦的鄒山書院苦學,十年寒窗,多少辛苦是不為人知的。
二人到了十六七歲的年齡,黃明遠是在晉王府任職,小小年紀已然可以提兵剿寇,揮斥方遒了,而李子孝卻是隻能在縣衙裡找了份書吏的工作,抄抄寫寫,補貼家用。
此次黃明遠遠赴豐州,知道自己身邊缺不得一個能幫他處理內政的人物,因此專門請了李子孝,隨他一起赴邊。
跟隨黃明遠的十八個人中,黃明禎、黃明徵是他的堂弟;鄭言慶是他恩若骨肉的結義兄弟;歐彥是他的舊友;吳增、範文林、闕諶、李子仁是他的兒時夥伴,都是沒有什麼家世想跟他去邊疆混個前程;焦家兄弟和黃青等人是他的家兵;也唯有李子孝是個能內決政務、外掌軍事的人,黃明遠也一直希望能把他培養成一個蕭何、張良式的人物。
對於他的想法,黃明遠很是顧忌。
而此時的李子孝心底是久久不能平靜。
他和黃明遠從小就是好友,他也在黃家長大。即使黃明遠遠赴揚州的那幾年裡二人也沒有斷了聯絡,但他絕沒想到現在的黃明遠是如此的狠辣與深沉。想想自己出身寒門,父親官職卑微,一家子居長安大不易啊,這些年他受夠了人情冷暖。
可李子孝也不甘心啊,不甘心只是在案牘板上沉淪,不甘心這輩子像父親一樣只能做個微末小官,抄抄寫寫,一身才學無所用。所以當黃明遠相招時,他立刻就和兄長李子仁一起來投,期盼跟著黃明遠能夠一展所學,光耀門楣。
黃明遠的才華他是知道的,可他的心機他卻沒有想到。
跟著黃明遠出發後不久他就發現,黃明遠為人太精細了,不過是一個赴職途中,明哨、暗哨、偵查樣樣不缺,不論各種情況下都是暗藏各種底牌,真是讓他著實吃驚。
在德靜驛知道元聚的身份後,就藉助時機,一步步巧設陷阱,並最終心狠手辣將元聚諸人斬盡殺絕,而且做得毫不拖泥帶水,完美的將作為甩鍋給了別人。
如此的狠厲是他見所未見過的。殺元聚他能理解,但黃明遠剛知道元聚的身份就要殺了他還是讓他吃了一驚。
假託雕陰劉氏殺死元聚,是直指元旻的重要一擊。元旻官拜左衛大將軍,掌宮禁宿衛,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可以說是京城實權與要害將領中的第一人,而元旻又是太子黨的核心成員,一直是死保太子的,是晉王謀奪太子之路上一顆重要絆腳石。而雕陰劉氏是相國高熲一派重要的一員,劉孝極官卑權重。二者相爭,無論勝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