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錢在手,跟我走!(第1/4 頁)
海洋皇宮酒店,香江電影工作者總會會議現場。
繼王京和爾東昇吵了一架之後,現場氣氛又有些火熱起來。
“香江電影金像獎,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支援香江電影成立的!”
“讓內地參與進來,那是不是寶島電影也有評選資格了!”
“規矩絕對不能變,沒的商量!”
“變了味的金像獎,就不是金像獎了!”
看著反應這麼大的香江電影人們,唐言也不意外。
有人要搶你的東西,能不激動。
不過,唐言也發現了一點,反應最激烈的,都是拍比較文藝性電影的,或者不為觀眾熟知的導演。
比如一開始那個導演協會副主席羅奇瑞,他的電影一貫堅持香江的本地色彩。
他後來拍了《天水圍的夜與霧》、《歲月神偷》。
典型的固守本土的導演,對香江電影來說,這樣的人固然可敬。
但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種人,那個國家的電影就完蛋了。
寶島當年的新浪潮運動,楊德倉和候嘯賢他們那群人,扭轉了日益被功夫片和言情片充斥的寶島電影形勢。
他們把功夫片這些型別片,說成沒有格調,自認為挽救了寶島電影的頹勢。
剛開始兩年,觀眾對新浪潮電影很新鮮,海外口碑也很好。
可是很快,新浪潮運動失敗,觀眾經過了最初的新鮮之後,也沒了興趣。
而這時候,一大堆導演跟著他們幾位大師搞新浪潮,沒有人拍觀眾喜歡的型別片了。
型別片在寶島完了,他們沒有了自己的,能吸引觀眾的電影,好萊塢大片又來轟炸。
寶島電影也完了,死於新浪潮運動,和楊德倉和候嘯賢之手。
他們是大師沒錯,但是也親手埋葬了寶島電影。
法蘭西電影市場,也是被一批批藝術片導演殺死的。
這就是事實,大師都搞文藝,搞商業片、型別片就俗氣。
高雅的大師可以肆無忌憚地批評俗氣的導演,行業、媒體,也會批評。
掌握話語權的,都是高階精英分子,他們肯定更喜歡藝術。
就跟現在主流電影行業罵馮曉剛一樣,要是去開會,你說喜歡馮曉剛的片子,那得被鄙視。
喜歡型別片、商業片的普羅大眾,沒有發聲的渠道。
搞商業的一看,別人都看不起我,沒人幫我說話。
得了,正好錢也賺了點。
於是轉身也去搞藝術,這下總沒人罵我了吧!
打不過就加入!
搞藝術的可以有,也必須有,但是絕對不能佔主流。
相比這些固守本土,專門拍香江變遷,本土市民氣息的導演。
有一部分人倒是沒有起鬨,但是也明顯抗拒。
唐言也就任他們說,反正就坐那看著、聽著。
或許是反對了兩句才想起來,他們一開始的目的是內地開放市場。
“唐主任,金像獎的全稱是香江電影金像獎,開放內地電影,是不是不太合適?”
爾東昇作為金像獎董事局成員,還是委婉著說道。
唐言奇怪了:“金馬獎的全稱是寶島電影金馬獎,不光能包容內地電影,海外電影都能參選,只要是華語演員主演就行,怎麼到了金像獎就不行了。”
劉瑋強苦笑不已:“內地已經有了金雞獎、百花獎,也能參加金馬獎,又何必再來金像獎呢。”
唐言反問:“既然香江電影有了香江市場、寶島市場,還能賣到東南亞去,又何必要進入內地市場呢?”
何必?
這不是明知故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