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陳桷和虞祺(第1/2 頁)
楊垣怡帶著兒子虞允文回開封楊家,虞祺被調到鴻臚寺任職,這說不上是好是壞,雖然是個冷衙門,但回到開封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品次沒貶謫還多了和大佬直接接觸的機會。
這讓陳桷的婚禮多了一點喜慶,陳桷和虞祺互為知己,迎娶一家兩女子,這怎麼都是一種緣分。
楊垣怡回來讓李清照開心不少,她們年紀相仿,當年一同蜀中行,實在是閨中密友。
至於楊元奇,讓所有人好奇,他似乎對自己這個堂外甥特別感興趣。楊元奇抱著虞允文左看右看,也沒那麼稀奇啊,不就一個小孩子麼,話都還不會說。
楊垣怡嗔道:“奇哥,你這是看什麼呀?我都心裡發毛了。”
楊元奇道:“誰讓你起名虞允文的,我們老楊家可是學武的,你還真指望他以後也中個進士啊。”
楊垣怡怒道:“什麼老楊家,他姓虞,憑什麼他要學武的。虞家書香傳家,他以後就是進士了。”
“得”楊元奇爭論道:“真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哪天我這個做舅舅的在他面前使出一手好槍法,仔細他就覺得還是學武好。”
楊垣怡也懶得再和這個堂哥瞎扯,對李清照說:“你將來兒子,讓他學問還是學武?”
李清照“……”看著楊元奇那急切的臉,她實在不好說還是學點詩詞歌賦好。
李清照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得先有了再說。”還不忘嫵媚的橫了楊元奇一眼。楊元奇決定今晚要振夫綱了。
開封楊家,曾經承載百年的家族,今夜有了兩個進士及第的女婿,或許這也意味著它走出了低谷。
……
楊家小院。
楊元奇、李清照、虞祺、楊垣怡、陳桷、楊垣希一起飲茶。除去楊元奇已是三十多歲,其他最大虞祺也不過二十四。楊元奇有種時光如梭的憶往昔感,沒想到自己已過而立。
陳桷的調令下來了,朝堂還提了他一個品級,以正七品外出真定府任職。
楊垣怡對這事頗有微詞,一來她陪著夫君剛剛回開封,本以為幾個人能相聚一段時日;二來楊垣希剛剛及笄,陳桷在開封多有親戚照顧,他這急切跑去外面,怎麼都像拐了自己妹妹就逃的既視感。
陳桷說:“開封中樞官員相互攻訐傾軋,人浮於事,實在難稱舒心,虞兄回來去鴻臚寺待著也好,就是少上摺子。其實,要是可以,倒是繼續去地方更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已是連襟。陳桷這個說法既道出他離開的本意,也有提醒虞祺的意思。
虞祺道:“地方吏治亦然不容樂觀,諂媚中樞已成趨勢。長此以往,中樞和地方脫節,官員與百姓脫節,能奈何。”這幾年下來,新黨對舊黨殘酷打壓,舊黨的聲音很少,也包括了地方,這已是和當年決然不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開封的奢靡浪費以幾何倍數上升,這源自於趙佶本人,他是最樂於享受的那個人,他也不介意他的官員近臣和他一樣。不說其他,楊元奇的朋友高俅一個從三品的武職,其財富擴張速度就讓人咋舌。其他諸如梁師成、蔡京、還有那個頗通商業的王黼等家族財富更是難以計量。至於其他新黨成員,一樣好不到哪裡去。這和新舊兩黨無關,而是這麼多年惡鬥,越是謹守道德的官員越難站住腳。朝堂一旦少了這些錚臣,吏治腐敗就很難節制。
官家趙佶用新法,有國富兵強的意思,只是他這個國富在於自己富,他就是這個國家當然的主人,這是一個承平王爺對官家這個職位的定義。
楊元奇勸誡虞祺:“陳桷的說法並無不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虞祺你不是言官,偶爾說一下別人認為真誠使然,諒解年輕人的激進。說多了就令人生厭,不同事理。”
虞祺沉默。
楊垣怡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