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各界所贈輓聯挽額誄詞,約有二千餘份。摘錄數聯如下:(梁任公)道不同,初未相謀。降此百兇,豈料造車終合轍。天下溺,援之以手。歿而猶視,應憐並世幾愚公。(孫中山)常恨隨陸無武,絳灌無文,縱九等論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試問夷惠誰賢,彭殤誰壽,只十載同盟有今日,後死何堪。(唐少川)奇氣滿東南,吾道不孤,應為蒼生爭一息。大名垂宇宙,人心未死,終教青史慰重泉。
《上海日報》載稱,東京本鄉區漫島新化町之槍炮火藥商倉地鈴吉,自十六年前,即與黃克強結有密切關係。現因黃氏忽然逝世,特製成黃氏之半身石像一座,贈其遺族,以報生前之知遇。此像為日本有名之美術學校創立者之一人、日本美術院長藤田文藏所制。參照黃氏生前之照片,並請多人批評,迭加修正,始成此音容如生之半身石像,煞費苦心也。
◎黃靈離滬記
黃公克強之靈櫬,於五年十二月廿三日,發引回湘。清晨九時,各界來賓陸續蒞止。除黎大總統代表李書城、馮副總統代表師景雲、陸軍總長代表曲同豐、財政部代表姚家駒、交通部代表周宗澤、參眾兩院議員林森馬君武王湘等五十餘人外,上海各官長,文則有滬海道尹徐元誥、外交部特派交涉員楊晟、上海縣知事沈寶昌、上海電報局長汪洋,武則有淞滬護軍使代表趙禪、淞滬防守司令官何豐林王賓、旅長陳樂三榮道一、臨時總指揮軍署副官長範毓靈、海容艦長杜錫圭、飛鷹艦長方佑生、海圻艦長湯廷光、同安艦長吳光宗、建康艦長任光宇、舞鳳艦長鄔寶祥、第一艦隊參謀饒鳴鑾等,團體則有上海策進地方自治會代表王佑之、南京黃蔡二公追悼會代表王潤身雷光華徐功鏡陳自新、自由黨本部職員王桂國等,紳界則有孫中山、唐少川、梁任公、譚石屏、胡漢民、李烈鈞、陳炯明、柏文蔚、章水天、王一亭、虞洽卿、龐青城、伍平一、林松壽等,報界則有邵仲輝、吳稚輝、徐秋澄、黃叔平等,外人則有美國海軍參謀長帥佛、軍需長柏郎、海軍上校安特生、醫官魏穗、日本青木中將、海軍少佐津田靜枝、三菱公司久我貞二郎、大阪朝日新聞記者神尾茂奧村正雄田中收吉、上海日報東亞日報代表井手大喜寺尾亨今井幸加等,皆預焉。統計男女來賓,約達一千餘人。除交涉公署派交際科長陳震東、譯員楊少堂臨場招待外賓外,其男女來賓,則由男女幹事數十人分投接待。黃宅大門前,由法捕房派有華法越各捕多名,往來巡察。門口有幹事四人,二人接收來賓名刺,二人分發徽章。進內,甬道上有荷槍越捕二十四名,分列兩旁。再進為蘆席所搭之客廳五間,各幹事即於此接待來賓。各款茶點,頗為周到。惟美國海軍一排計四十人、法國警隊一隊、與中國海陸軍警、寰球學生會童子軍、救火會軍樂隊等,均各在福開森路旁站隊歇息,未至喪所。至十點十五分,家屬致祭後,即由主喪友人孫文命各幹事按照預定舉殯行列,排定執事,指揮身穿黑色白線制帽制服之小工二十四人,徒手將靈柩抬起,放入炮車。柩用紅緞棉套,上覆國旗,以六馬拖載。由法租界福開森路黃宅啟行,經霞飛路敏體尼蔭路愛多亞路,沿黃浦灘直達招商局金利原始碼頭,時已午後半鍾。因所訂裝運靈柩之鴻安公司長安商輪,其時尚未進口,故假招商局八號棧房暫行停靈。
發行時之行列,前導為法捕房馬巡四名,策馬開導。次音樂隊一班,次湖南同鄉之白旗二面,花牌四扇,花傘一頂,花亭一座,花圈二十個,次閘北惠兒院音樂一班,次松江貧兒院學生廿二人,次普益習藝所音樂十二人,次譯志中西日夜館學生、譯志女學校女生全班,次青年益算會會員全班,次商團籌備處會友一百餘人,次南洋兄弟菸草公司花素額一方曰&ldo;蓋世奇勳&rdo;,次自由黨本部職員十二人,次復旦公學民立中學浦東中學各學生、寰球學生會童子軍,次救火會音樂隊,次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