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第1/2 頁)
她讓李嬤嬤慶月松月給她從櫃閣裡找出來兩個新的沒有用過的長枕來。
那兩個長枕是上回去木蘭圍場的時候,蒙古人送她的。
那兩個長枕質地非常結實,裡頭是皮毛塞了些棉花,外頭是比較結實的緞布,輕易是塌不下來的。
姜鄢讓李嬤嬤慶月松月把裡頭的棉花掏出來,然後把她的純金小匣子和一大袋金錁子都塞了進去,兩個長枕套在一起,再把裡頭用棉花塞實了。
等做完這一切,姜鄢把那長枕放在榻上,這樣抱著那樣睡,一點都不咯人,就是有點點重。
不過,姜鄢是放在床裡給她自己當靠枕用的,也不抱起來,重一點沒關係。
這樣一來,康熙就不會曉得她把東西都藏在這個長枕裡了。就算康熙把長枕拿在手裡瞧,也是瞧不出破綻的。
床榻上多了個長枕,康熙對此倒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就問了姜鄢一句,姜鄢早就想好了理由:「放在裡側,跟臣妾隔著牆,靠著暖和舒服。」
康熙沒太多關注,隨她了。
可冬去春來,春往夏至,這樣厚實的長枕再放在床上,那就不大合適了。
正在姜鄢想著該怎麼換個別的東西藏的時候,她還沒想出來,就得知康熙又要出門了。
這次是往南邊去。康熙南巡,帶著皇太子,帶著姜鄢,後宮嬪妃皆沒有考慮,都不帶著去。康熙本來還想帶著太皇太后一道去的。可太皇太后覺得天熱,不想往南邊去,便要留在宮中。
康熙想著太皇太后身子骨越發硬朗,就想帶著太皇太后出門轉一轉。他勸了,沒能勸動,又讓姜鄢來勸。
康熙說:「太皇太后疼你,你去說,太皇太后興許會願意的。」
姜鄢奉命去勸了,太皇太后有她自己的考量:「皇上這次南巡,要巡視黃河,要去明孝陵拜謁。為的是江南的民心,皇上禮重,我若去了,免不了讓皇上分心。再者也著實是天氣炎熱,不如我便去南苑避暑,住著也舒坦些。等年底,皇上若回來得早,再去木蘭圍場時,我再跟著去。」
姜鄢說:「太皇太后若去了,江南民心所向,會愈發感念的。況且,皇上最是惦念老祖宗您的。您跟著去,皇上更能放心。江南風景秀麗,園林眾多,老祖宗您是不必操勞的,園子裡坐著聽曲,避暑比在南苑更舒心些。」
「皇上說,這次年底只怕趕不過來。約莫是要年前才能回來的。今年的木蘭秋獵,怕是不能夠了。」
太皇太后其實心中還是想去的。她想去江南瞧一瞧。上回去了五臺山,後又跟著康熙去了木蘭圍場,回來後覺得身體精神甚好,老在宮中實在是憋悶。
姜鄢說了一回,太皇太后的心就跟著動了。這次南巡,她若不去,便要與孫兒分別半年之久,心中著實想念的。況且姜鄢說的沒錯,她若去了,或是露個面,更不必去明孝陵拜謁,這禮遇更重,於大清是大有裨益的。
她也想看看如今的富庶江南,百姓安居樂業,該是何等的好啊。
太皇太后沉吟不語。
姜鄢以為太皇太后還有顧慮,便說:「臣妾服侍老祖宗左右,必叫老祖宗舒舒服服的去,高高興興的回。」
太皇太后就笑了:「罷了。我不用你。皇上那兒需要你。我不同他搶人。」
「我帶著皇太后一同去,還有蘇麻。有她二人伴我左右,便足夠了。況我身邊還有宮女太監服侍,都是伶俐聰明的人,你同皇上也不必擔心了。」
「宮中有皇貴妃在,是盡可以放心的。」
太皇太后想,她如今也七十多了,年逾古稀,大約也不會再有很多年了。趁著身子骨還硬朗,還能動彈,該多看看大清,多出去走走。總待在宮中,骨頭都脆了。
多動動,還能多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