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劉統勛:「古人說,國有賢人而不用,是國家的大恥。」
乾隆頷首:「國有三不祥,你可還記得?」
劉統勛:「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樣。」
乾隆:「這三不祥,最不樣者,當是『用而不任』。朕看到這件血衣之時,想到的,不光是開啟牢門。朕在想,朕要施行治國之策,不僅要啟用有膽有識的賢能之才,而且還得委以重任!非此,就不是知賢用賢!朕以為,重任委用賢能之士,更是刻不容緩!」
劉統勛:「在臣的眼裡,這滿衣的『死』字,其實只有一個字。」
乾隆:「哪個字?」
劉統勛:「死!」
乾隆一震:「仍是同一個字?為何這麼說?」
劉統勛:「求死而不死,必無死可懼!無死可懼者,為國效命,必死心塌地,死而後已!」
「說得好!」乾隆雙目放光,「你能從『死』字之中再看出個『死』字來,已是明白朕的意思了!朕想告訴你,朕要你接替葛九松的未竟之職,出任刑部侍郎,為朕管好兩件寶器。」
劉統勛:「哪兩件寶器?」
乾隆:「一把尺!一把刀!」
劉統勛動容:「微臣記住了!這把尺就是皇綱,這把刀就是國法!」
乾隆動情地:「還須記住,朕要在大清國辦成轟轟烈烈的大事,靠朕一個人的膽還不行,還得要有你們這些股肱大臣的潑天之膽!」
劉統勛眼裡蓄滿淚水:「刀尺在手,延清心中已無鬼魅可懼!」
「朕要的就是這句話!」乾隆臉上露出欣慰之色,猛地推開長窗,背剪著雙手,仰臉望向朗朗晴空,自語,「皇阿瑪要是能聽到這句話,不知該作何感想?——延清,朕問你,你上任之後,要辦的頭一件事是什麼?」
劉統勛:「微臣上任後要辦的頭一件事,就是協助孫大人審理刑部冤獄!」
乾隆:「可你別忘了,今年將是大災之年,萬事以救災賑民為要!」
劉統勛大聲道:「既然是大災之年,更不能再添人禍!救子民必先救冤臣!開倉門必先開獄門!這才是災年脫災之要訣!」
「說得好!」乾隆猛回身,目光凜然:「此事要快!朕不想再看到第二個葛九松!」說罷,乾隆急步走出客廳。
回回.庭坪上。
「皇上!」身後響起劉墉的聲音。乾隆忽記起了劉統勛的兒子還在臺階上跪著,停住了步,問道:「劉墉,做官是怎麼一回事,看明白了麼?」
劉墉:「看明白了!做官就是,一頭擺著棺材,一頭擺著官帽!」
乾隆笑了起來:「說得好!——劉統勛,朕要你記著兒子的話!從今往後,你不論到哪兒做官,都帶著你的這口棺材!」
劉統勛叩首:「微臣記住了!」跪著的劉墉直起腰,臉上露出了笑容。
12.刑部大獄過廊。晨。
各間牢門嘩嘩啦啦開啟,卸了枷鎖的冤臣一個接一個踉踉蹌蹌地走出獄門。早晨的白色陽光從遠處大門外湧流而人。眾臣相互攙扶著,向著大門走去。陽光照在他們老淚縱橫的臉上,手中抱著刑枷的盧焯停住步,大喊一聲:「讓葛大人先走!」
眾臣停住步,回身後看——四個衣冠肅然的刑部章京抬著一扇門板從一間牢門內走了出來。典獄官馮大品手中託著葛九松的那副木枷,走在前頭引路。門板上,躺著身穿嶄新二品官袍的葛九松。葛九松的臉上覆蓋著明黃色的聖旨!
盧焯跪下。眾臣紛紛跪下,泣聲齊喊:「葛大人走好!」
門板在眾臣面前緩緩移過。
雪白的陽光像流水似的漸漸漫覆了葛九松的身軀。
13·大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