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訂,訂,訂(第3/4 頁)
把8萬給撥了過去。雙方約定,三天後去取貨。
防輻射服僅要30套,趙小同與于斌確定了最後到達冰層下土壤介面後,現場可能接觸礦的人,以及之後提純所需人員均穿防輻射服,約為30人左右。確定人員後,確定了衣服尺寸,與廠方聯絡好由張寶田完成後續工作。也是三天交貨時間,此事定好。
只是趙小同想到,防寒服,基本上也是人人全副武裝,再穿防疫有點多餘,和大家商量。大夥都不懂啊。趙小同吩咐張寶田在國內諮詢一下。並讓他在國內物色一名學醫學的。要求在品德方面優先考慮。還要在防疫方面懂行的人,可以和他探討有沒有興趣到南極探險,把人挖來。
這樣張寶田又領了一個任務。
趙小同呢,又思考起了如何去南極。以及去了南極之後的各種問題。
他想到一個關鍵的難點問題。當運輸船隻在不動港停靠後,人和物資怎麼上冰蓋。又怎麼從一個冰蓋再到另一個冰蓋上。人員還好說,物資是個大問題。靠人工在冰面上行進太困難。特別是一些笨重的機械。也許那個鑽掘機就得五十噸呢。
是不是得購幾十架無人機啊?
無論是人,還是貨物,從船上到目的地有幾十公里距離。使用無人機是當前再無二選的最快捷運輸方式了。
大華國無人機技術先進。功能強大。質優價廉物美。採購三四十架可載人可載物無人機,以解決運輸問題。
他想到張寶田回家見父母,估計有說不完的話。只好安排王凱去辦這個事,在網上先選好。要求附合可載人可載物的無人機,當然生產廠家儘量離寶田家不遠,便於寶田去訂貨。
王凱上網查詢後,找到一家位於玄石市的大型無人機生產商。該廠備有大量農用無人機,有能運送肥料的等農用物資,還有的能噴灑農藥。王凱撥通了廠方聯絡電話。問廠方生產的無人機是否有能運送貨物的。最重約50噸重的貨物。
廠方回答有大型無人機。每機可載貨一噸左右。對於超過一噸的貨物,可以多機協作運送。五十架次左右的同時協同工作需專人操作。或者廠方派人去操作。
王凱又問。有載人的嗎?一次在2~3人的。
廠方說有,能運送貨物就能載人,但他們不載人,主要是以防萬一。而且不能運送太遠距離,15公里左右,太遠的話因為電池電力問題,要隨時觀察電量,防止出現危險。
王凱將情況給趙小同做了彙報,趙小同心說:果然今世科技發展的還是慢了點,如果要是科技發展到可以遠端運送人,多好。不過,自己發起專案目的不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嗎?
藍星球,等我,我讓你改變。
電池的問題是電池在低溫下不能滿功率工作和充電不足。
南極太陽充電是天方夜譚,沒什麼光照。只能靠動力發電。
為了生態環保,在南極不能用汽油也不能使用核能,清潔能源只有氫能了。看來還得采購氫能發動機。
南極冰多,冰化成水,水經催化分解出氫氣氧氣,二者燃燒產生熱量轉化為電能,產生的排洩物是水又可以迴圈。肯定附合生態環保。想到這兒他又安排王凱,讓他再找找氫能發電機 ,廠家儘量選離寶田近的。讓寶田好去廠家核實並訂貨。
王凱繼續在網上搜尋,在臨近河西省的秦北省省會榆錢市,找到一家。
寶田去光華重工時可以不走原先的高速,繞一下秦川隧道高速就行,可以說稍遠而不誤事的。王凱透過廠方留的聯絡電話,聯絡了廠方,廠方說現在是要多大規格的都可以生產,因為發電原理就是氫能變電能,主要是看要多大功率的,怎麼配套我們才能給定製生產,時間一般為三天左右,就可以配套組裝好。
王凱不知道功率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