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紀敏笑,說:「就是趁著她不在才來的,否則她又嫌我煩。」
吳曉菁也跟著笑起來,讓紀敏進屋。
紀敏走進去,一邊環顧房間,一邊問:「你跟小謹一個部門的?」
吳曉菁去拉開窗簾,又收拾沙發上自己的被褥,說:「對啊,做傳媒影視方面的。」
毫無準備,卻也毫無破綻。
「你今天不上班?」紀敏又問。
「我休假,」吳曉菁回答,而後轉開話題,說,「多虧小謹借地方給我住。」
紀敏又笑,說:「沒關係的,她一個人在上海,有個好朋友互相照顧,我們也放心。」
那天,紀敏是戴著一副橡膠手套來的,收拾了房間,又擦了廚房的灶臺,等到單位同事在附近逛完街,打電話上來,才說要跟車回去了。
吳曉菁和她一起出門,說:「阿姨,我正好也要出去。」
紀敏還是很和氣地對她笑,說:「你去哪兒?捎你一段路。」
吳曉菁也笑,說:「不用了,坐地鐵很方便的,謝謝阿姨,我走了。」
也就是那一天,她迴天山路去。
不知道應不應該用「回」這個字,雖然她曾經在那裡住了很久,但也有很多人反覆告訴她,那裡不是她的家。
那只是城市西面一個五十年代棉紡廠自建的職工小區。每家每戶一座兩層小樓,初建時大概也曾齊整過。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搓磨,到處都是搭建,扭曲了,縮小了,弄堂窄得容不得兩個人並排而行,門窗油漆斑駁,處處積攢灰塵和油垢。
她外婆家就在其中,小房子裡同樣擠滿了人。
從前二樓住著大舅舅和小舅舅兩家,一樓是灶間和外公外婆的房間,當中用布簾隔出一小塊地方給她和吳綺住。其實就是走廊的一角,一家人進進出出,甚至上廁所,都要經過她們睡的床。
文化宮沒有福利房,倒閉之後,就連職工宿舍也收回了。吳綺是這個城市裡極少數連自住房也沒有的本地人。一直熬到外公去世,舅舅們先後買房子搬出去,她們才算有了二樓北面的一個房間,隔壁還是出租的。
那地方說起來是內環,實際卻像個城中村。不通煤氣,還在用馬桶。除去老人,都是借房子的。大多是附近餐館的服務員,理髮店的小助理。通常就是老闆租下一間房做宿舍,往裡面塞幾張雙層床,可以睡許多人。
她走到小樓前,門沒關,直接走進去,到後面房間裡叫了聲「外婆」。
外婆說:「菁菁回來啦。」
吳曉菁說:「哎。」
她考試的事情,吳綺是知道的,大概也告訴了外婆。
外婆這時候問起,她如實說了結果。
外婆說:「怎麼總是這麼倒黴……」
然後去角落裡拜觀音。
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也許還以為是她過去小藝考的時候。
吳綺其實也在,隔著樓板已經聽見聲音,沒下來,同樣一句:「回來啦。」
沒有疑問,不帶嘲諷,只是那種不出意料的語氣。
吳曉菁聽著,忽然後悔回到這裡。無論是外婆還是吳綺,總給她一種感覺,好像一切都不可能,一切都放棄了,全部希望只留給觀音和命運。她不想這樣,至少現在還不行。
從那天開始,吳曉菁又在群頭那裡報戲。
先是接了一個現代戲,就在市內拍攝。她演個辦公室職員,有幾句臺詞,其餘要做的就是對著電腦打一行又一行無意義的字,以及一群人圍著桌子假裝開會,面前放著的材料其實都是演員的簡歷,換個封皮,印上某某專案書之類的標題。
她看著那些簡歷,其中不乏某電、某戲、某藝的畢業生,忽又釋然,心裡說,有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