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建元元年的改革失敗(第1/2 頁)
劉徹繼位後想有番作為,又是招賢,又想改制,忙的不亦樂乎!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概如此吧?
招賢倒是不難,一聲令下,群賢畢至,幾乎要把未央宮的大門擠倒。
劉徹喜歡儒學,這不,任命的高官皆是儒家弟子。
丞相竇嬰、御史大夫趙綰、郎中令王臧都是儒家弟子。
話說那趙綰和王臧,曾師從大儒申培公,如今得皇上恩寵,
又聽說劉徹要修明堂辟雍,還想易服色、改體制,
這些大事都需要人規劃和執行,都需要一套理論來支撐。
於是向他推薦自己的老師申培公。
“陛下,我的老師學富五車,讓我的老師來指導工作豈不美哉?”
劉徹點頭應允~~~
申培,也稱申公,今山東曲阜人,西漢今文詩學“魯詩學”的開創者,
申公少年時,師從浮邱伯學“詩”經,曾在文帝手下做博士,後築壇講儒學,弟子眾多,可謂桃李滿天下。
此時申公已80歲高齡,劉徹求賢若渴,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去請申公。
“~哈哈!國有一老,好有一寶,有申公指導修明堂辟雍,朕無憂矣!”
劉徹心情大悅,哼起了《再想向上天借500年》這首曲子。
書說簡短,申公拜見了皇上。
此時老先生攏雙目觀瞧,龍椅上坐著一位少年,只見他生的龍標虎紋,雙目炯炯有神,隱隱透著一種霸氣。
申公閱人無數,早知劉徹好大喜功,從心中不願多言,只想低頭做事。
“老先生,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
劉徹寒暄道。
“多謝皇上惦念。”
“朕有一個疑問,還望先生賜教。”
劉徹迫不及待道。
“皇上,有何疑問?請講不必客氣。”
“先生,治亂的關鍵是什麼?”
申公道:“治理國家,不在多說話,而在多做事。”
說完,申公再不開口。
劉徹心說,這老頭挺怪的,惜字如金,莫非浪得虛名?
劉徹想多了,申公再等他發問,誰知二人理解錯了,都在等,結果是沉默。
還是劉徹打破了沉默。封申公為太中大夫,讓趙綰安排住下。
好吃好喝好招待,自不待言。
各位,劉徹一上臺就忙著折騰,為啥呢?
這裡面有學問,劉徹建“明堂辟雍”是重頭戲。
建明堂是周公發明創造的,其作用是接受諸侯朝見,祭祀天下。
劉徹要把諸侯王們排排坐,彰顯自己的地位,讓他們知道誰是大漢朝的主宰,宣示主權。
這和獅子、老虎當上老大是一樣的,表明正統,劃定地盤,
獅王、虎王通常在統治地盤四周撒尿,新皇上任是修明堂辟雍,表明正統。
建辟雍是用來傳播儒家思想,辟雍是古代最高學府,
其建築呈圓形或方形,取天圓地方之意。
中間是高臺,四周環水,寓意著教化如流水般廣泛傳播。
明堂和辟雍通常建在一起。
別看劉徹繼位時年紀不大,卻深謀遠慮。
他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力,建立了“中朝制度”。
什麼是“中朝制度”呢?中朝制度也稱“內朝制度”。
劉徹把有能力的人,親信召集在身邊,讓他們代替自己草擬詔書,閱覽奏摺等工作,相當於皇上的智囊團。
劉徹集權工作量太大,不得不組織“智囊班子”。
稱為內朝是為了區別丞相的外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