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英布死於非命(第3/4 頁)
兵逃到了富陵。
富陵在今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西北。
吃了敗仗,劉賈心中憋氣又窩火,加上擔心劉邦治他的罪,沒過多久就掛了!
英布大獲全勝,收劉賈之兵,勢力大增。
攻下荊國,下一個目標是劉交的楚國。
此時劉邦大軍正往這裡趕。
劉交文才出眾,以仁、義治國,抑武揚文,這樣的結果是部隊戰鬥力不行。
確實如此,讓劉交教給英布三字經,豈不是對牛彈琴?
能用禮義擊退敵人,還養那麼多士兵幹嘛?
劉交不如劉賈有打仗經驗,他只能依靠手下的吳將軍。
老吳軍事知識豐富,實戰能力稍有不足,他把楚國兵力分成三路拒敵。
當時一書生進見道:“吳將軍,我看兵書上講,士兵在本國打仗,一旦有一路人馬被打敗,整個軍隊就會潰不成軍。”
書生的意思是士兵在本地打仗,一旦失敗他們就往家中跑,攔都攔不住,逃跑起到了示範效應!”
老吳輕蔑道:“你懂什麼,只會讀死書,沒聽過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這句話嗎?還不速速退去!”
老吳不聽書生之言,執意實施他的行動計劃。
等英布看到楚軍兵分三路向他進攻時,不由得哈哈大笑。
“左右,誰任楚軍主帥?”
“回王爺,是吳利將軍。”
“果然是他,吳利真是無力!”
英布有了主意,下令集中兵力攻打楚國中路人馬,其他兩路不用管!
英布跟隨項羽歷練了多場戰役,跟隨韓信圍攻過項羽,指揮兵團作戰有一定的經驗。
打吳利這種三腳貓的將軍手掐把拿,在英布黥面軍猛烈攻打下,楚國中路軍一敗塗地。
正如書生所預測,三路軍早把相互照應互相援助的話忘在了腦後,
看到中路軍潰敗,其他兩路軍頓時也做鳥獸散。
吳將軍一看大勢不好,保護著劉交逃到了薛縣。
……
楚國落入英布囊中,他志得意滿率軍向西進攻。
在蘄(qi)縣北,英布和劉邦的大軍迎頭相撞。
蘄縣在今安徽市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
劉邦想起張良囑咐的話,不要和英布死磕,三天後,英布必敗。
劉邦躺在戰車上指揮,命令漢軍據守庸城堅壁不出。
庸城在今安徽淮北市濉溪縣雙堆鎮西王廟村一帶。
劉邦命令士兵堅固城池,沒有他的命令不許出擊。
“哥幾個,皇上確實老了,沒了殺氣,不敢和英布死磕!”士卒們竊竊私語。
“你懂啥!皇上這不是病了嗎?軍師張良讓皇上忍耐三天,三天後必有奇蹟出現。”
一個劉邦貼身警衛顯擺道。
書中暗表,病重的張良要施展姜子牙的乾坤大挪移,改天換命!
張良在劉邦戰勝項羽後,就跟著師傅黃石公學法術去了,基本不再參與軍中事務。
張良病倒,這才回到長安養病。
在劉邦出征平叛前,張良在病榻上掐指一算,算到英布在高祖十一年夏七月氣焰正盛。
破英布之法要折損張良三年壽命,這就是張良囑咐劉邦一定要拖住英布三天的原因。
如果一切按照張良推算的進行,沒有意外英布將一敗塗地。
長話短說,張良在長安施法時,劉邦正在安徽淮北和英布擺肉頭陣。
無論英布士卒如何叫罵,劉邦一律裝聾作啞,與當年廣武山與項羽對峙一模一樣。
三天很快過去了,劉邦身體稍微有點好轉。
他登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