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劉邦智盜兵符(第2/3 頁)
起身驚奇發現兵符不見了。急召警衛營前來聽命,誰知一等二等就是不來,一打聽,自己的警衛營已經換崗了,新的警衛營只聽劉邦的指揮。
韓信這才知道,在他睡覺的時候,劉邦已經悄悄改變了一切。
韓信和張耳大眼瞪小眼,二人冷汗一下子“噼裡啪啦”往地下掉。理論上講他倆已經沒有了指揮權,所有的權力都歸到了劉邦手上。
二人害怕見到劉邦,不知道見到劉邦該說什麼?醜媳婦兒總得要見公婆,韓信和張耳急匆匆進入大帳拜見漢王。
“微臣不知道漢王大駕光臨,實在罪該萬死!”韓信跪下磕頭道。
“韓、張二位將軍,你們辛苦了,看累的你們都睡不醒,我沒打擾二位,自作主張行使了兵權。”劉邦話中有話,軟中帶硬。
“說他們辛苦太累,睡不著覺,韓張二人聽是關懷也罷,是諷刺也罷,自己尋思去吧。”
韓信這時候能說什麼呢?只是一個勁地自我批評。
解釋說我們在修武是為了消滅魏國的最後一支部隊,也是防止趙國殘餘部隊的死灰復燃,駐紮在修武可以兼顧兩個國家。
韓信說的是實情,韓信張耳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消滅了魏、代、趙,收復燕國,其實還有一部分殘餘在做最後的掙扎。
韓信打算在穩定趙代魏燕以後,全力以赴消滅齊國。假如這幾個新收復的國家不安定,一旦在韓信在進攻齊國時候叛亂,豈不腹背受敵?
韓信這樣的解釋,讓劉邦稍稍放了點心。有句話叫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劉邦知道這句話,不知什麼原因,他最近總是不放心韓信,對張耳卻很放心。
“左丞相,幸虧是本王偷了你的兵符,假如是敵人所為,你現在還能在這裡跟我說話嗎?平時警戒不能大意。”劉邦流露出關心的樣子。
“大王所言極是,以後我們會加倍小心。”韓信、張耳道。
“行了,天不早了,我也該辦我的事去了,之前我拔給你的3萬人馬我帶走,其餘投降計程車兵還歸你倆指揮。”
劉邦對韓信、張耳道。
“一切聽從漢王的安排!”韓信和張耳跪送劉邦離去。
……
劉邦一大早上從韓信手中奪回3萬兵馬,隨後收羅一些跑散的殘兵敗將,雜七雜八加起來,人馬漲到5萬多。
有槍有人才能當草頭王,劉邦頓時腰桿硬了起來。
有史學家一直不明白,劉邦和韓信為何不全力進攻項羽呢?為何劉邦放任韓信進攻齊國呢?
從前面戰況來看,無論魏、代、趙、燕如何請求項羽發兵來救,項羽都不為所動。
也就是說,劉邦和韓信最初制定牽制項羽兵力計劃,基本沒有達到效果,劉邦承受著項羽的一次次攻擊,卻成全了韓信滅五國的戰績。
以後韓信居功自傲,有沒有想過劉邦的感受?
劉邦離開韓信率軍開拔到了滑縣,這時探馬飛報:“漢王不好了,項羽率軍從滎陽向洛陽方向進發。”
漢王一驚。
不用說,項羽也學會了劉邦這一手,那就端老窩。項羽向西用兵,分明要端劉邦的關中老巢,漢軍兵力在外作戰,關中都是些老弱病殘,根本無法抵擋楚軍的虎狼之師,項羽到櫟陽亡。
此時張良忙道:“漢王不必驚慌,為今之計可派周勃、灌嬰火速帶一隊人前往鞏縣設伏。”漢初鞏縣就是今鞏義市。
劉邦依計而行。
第二天,劉邦吃早飯的時候,郎中鄭忠求見劉邦。“鄭先生這麼早有事嗎?”劉邦問。
隨後鄭忠向劉邦獻了一條計策,大致意思是讓劉邦派兵斷了項羽的糧道。注意!這個郎中可不是醫生,鄭忠相當於劉邦的貼身秘書,負責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