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照顧(第2/4 頁)
緩緩走來怒道,“提來前不知先檢視明白。”
提著炭的宦官連連躬身,“小人明白,小人馬上換。”
林登萬說罷將紅籮提起,匆匆出了待召房,在門前遇到司禮監一名少監,趕緊讓在一旁讓他進來。
屋中幾個宦官湊過去,聽那少監吩咐幾句後,幾人很快就沿著長案走回,低聲對幾名官員通知。
少監又走動著確認了一遍,“工部和太僕寺可都齊了?”
屋中沒有其他人接話,召對的官員確認一遍,少監才帶著他們走了出去。
等這些人都走了,門口又空出來時,林登萬才出了門,暖閣那邊有幾個文官剛出來,他們在低聲商議著什麼,林登萬剛來暖閣不久,還不識得這些人,但他知道第一批進去的都是內閣的閣老,心頭有點害怕,連忙往右邊轉去。
不遠就是茶水房,十多個的宦官在裡面候命,另外一個惜薪司的宦官在這裡守著,沿著牆邊擺著好幾個筐子,筐子裡面都是包著紅泥的木炭。這是宮中專用的紅籮炭,只用易州一帶山區中樹木製成,原材料限定在青信、白棗等幾種樹木,算是質量最高的木炭,製作完成後用紅泥裹上一截,以示其與眾不同,所以得名紅籮炭。
,!
林登萬跟那宦官一起仔細檢視,靠前面兩筐也有些水漬,可能是化雪造成的,好在後面幾筐沒有,林登萬提了又往侯召房走去。
剛到門前時,沈迅匆匆從他身前走過,來到長案邊就坐的戶部侍郎身邊,低聲交談起來。
林登萬進了門,看其他人並未留意,埋頭提著籮筐來到兩人身後的炭盆位置,凝神去聽沈迅的低語。
“皇上準發內帑一萬兩,此次永定河大捷,各鎮報斬三千五百,兵部驗過真級一千三百,楊老先生意思是都按東虜算,給五十兩每級,合共六萬五千,內帑除去一萬,還差五萬五千,勞煩戶部早些籌措齊全,以振奮各鎮士氣。”
林登萬把炭塊輕輕放進去,只聽戶部那人立刻道,“我聽聞裡面有五六百都是西虜,怎生又按東虜算,還是請楊老先生先與尚書大人說明白,我們才好照辦。另外說來,這韃子鬧了半年,到處道路斷絕,戶部各庫中幾無存銀,要湊齊這六萬五千兩殊為不易,聽聞還有不少斬將奪旗的奇功,算來怕不止六萬五千,還是要跟工部、太僕寺一起籌措才好……”
“錢糧籌措不易,下官這裡都明白,只是戰事方殷,皇上又給了旨意,務必還要斬級千級,都靠這各鎮兵馬,錢糧支應是一面,斬首賞賜也力求一個快,斬將奪旗的奇功內閣尚未查實,兵將就盼著人頭賞,有個奔頭才好賣力去打殺,是以還是隻有辛苦戶部各位……”
林登萬在養傷時被教授過速記,手中拿著炭塊,腦中則全神貫注的邊聽邊記,突然襠部一股熱流,林登萬全身一抖,手中的炭塊脫手掉了下去,啪的一聲撞在銅盆邊緣。
沈迅轉頭看過來,林登萬趕緊低頭,把木炭放好,匆匆去了下一個火盆,襠部的熱流變得冰冷,林登萬緊緊的夾著雙腿,右手慢慢的調著火盆中的炭塊。
隨著內閣召對完畢,屋中的議論逐漸多起來,召對內容涉及各部的,正好都在這裡先行溝通,林登萬小心翼翼的沿著牆邊走動,儘量不引起文官和司禮監人員的注意,竭力的去聽清附近人交談的內容。
雖然動作很慢,但幾個火盆也都加好了炭,林登萬不便多留,出了門又到茶水間等候,到了放炭的地方,突然看到了自家的管事張少監,連忙就要跪下。
張少監把他拉到一邊低聲道,“不用多禮,你剛來此處不久,記著到平臺這裡管事的是司禮監,奏對往來的最低也是五府六部錦衣衛,在這裡辦事最要緊就是小心,萬不可出什麼差錯,務必記住這條。”
“小人明白,謝過大人提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