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2/3 頁)
氣瞬間緊張起來。劍光搖曳不定,窄細的劍尖彷彿一條靈蛇,隨時準備擇人而噬。
&ldo;事已如此,我不得不殺你。&rdo;荊烈臉上神色,竟有幾分惋惜,&ldo;你其實並無當死之罪,可惜太過聰明。&rdo;
&ldo;過獎了,&rdo;酒肆主人彷彿不曾看見那凜冽劍光,欣然道,&ldo;只不過我既然如此聰明,怎會不為自己留條後路呢?&rdo;
這一句話出口,荊烈表情突然變了,手中長劍也隨之揮起,劍光如匹練一般向李淳風捲去,卻在未到身前時驀地頓住,渾身顫抖起來,而後彷彿醉漢似的左右搖晃。
&ldo;你!&rdo;一陣天旋地轉中勉強用長劍支撐身體,荊烈顯得憤怒而驚奇,&ldo;你用的什麼邪術……&rdo;
&ldo;不是邪術,是那日我為你用的傷藥。藥是好藥,不過摻上了幾味特殊的佐使之材。三日之內不可妄動力氣,否則便會像現在這樣。&rdo;
咬了咬牙,荊烈道:&ldo;你想做什麼?&rdo;
&ldo;什麼也不想做,&rdo;微微一笑,李淳風又坐了下來,&ldo;如此和暖的天氣,只想曬曬太陽,釣幾條魚。&rdo;
他說的是真心話。空氣中有清淡的花草香,在陽光下懶洋洋地蒸發出來。離岸很近的地方又一次傳來魚躍聲,近得幾乎能感覺到那條冒失的魚在水下搖頭擺尾的模樣。這樣充滿生機的春天,卻讓人心中忍不住地生出安寧幸福之感,彷彿一切都可置之不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但隨即,李淳風聽到身後傳來一點奇異響動。驀然回首,荊烈手中長劍已插入自己胸前。
&ldo;荊烈!&rdo;
青衫男子敏捷地跳起身來直奔過去,扶住了對方,隨即發現,即使是自己也已迴天乏術。經驗豐富的捕頭將長劍直刺入心口要害,臉上神情出乎意料,竟是一片平靜。
&ldo;我若不死,此事不止……你……答允我……&rdo;
話說到此,驟然頓住,頭也低垂了下來,緩緩坐倒,從此再無聲息。一隻撥浪鼓從他身上掉了下來,在地上轉了一圈,發出清脆聲響。紅漆的鼓身繪著一對白胖娃娃,看起來圓滾滾甚是可愛,正是孩童喜歡的玩物。想必是做父親的在集市上買來,準備帶給大病初癒的孩子。
李淳風將那隻撥浪鼓拾起,默然良久,爾後開口,向再也聽不到的人鄭重道:&ldo;好,我答允你。&rdo;
灞橋之上,依舊春濃,依舊是故事開頭的兩人,但此刻卻是送行。
&ldo;當真要走?&rdo;尉遲方有些迷惑地問道,他對面的赫然正是本已死去的方恪。事實上他們趕到驛館時,刺客尚未到達,於是李淳風讓方恪在帽中襯墊了鐵片,預作準備,詐死逃生,又在荊烈意圖檢查屍體的時候闖入,令其來不及發現佈局。除了些微震盪,方縣令並未受到損傷。但此時危險已過,方恪卻在金殿上主動提出,辭去留在朝中的新任命,遠赴當時處於突厥與唐交界之處的原州百泉縣任縣令。
牽著馬,沉默地望向一城柳色中的長安城,方恪身上那件綠色官袍迎風而起。他來長安,是孑然一身;此刻離開長安,仍是一身孑然。
&ldo;原州一帶戰亂頻繁,屢屢有突厥犯邊,甚是危險,萬一……&rdo;沒有注意到友人神色,尉遲方仍舊熱心誠懇地為對方謀劃。
&ldo;沒有萬一。還記得你我在這橋邊所說的話嗎?戍邊抗敵,本是畢生所願。此次赴京,為的就是一展抱負,縱然馬革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