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3 頁)
將他吹走。待走近,王樹聲發現老人眼窩深陷,兩肋都塌了進去,面色臘黃,這是長期飢餓留下的痕跡。
王樹聲走上前去,拉著老大爺的手,說:&ldo;老大爺,我們是紅軍,是窮苦人的軍隊,快叫鄉親們下山分糧、分土地!&rdo;
&ldo;你說啥子喲?&rdo;老大爺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ldo;紅軍把&l;田菸灰&r;(田頌堯)打跑了,讓鄉親們下山分田、分糧,過新年!&rdo;跟隨王樹聲一起來的南江臨時革命委員會的一位同志又用四川話說了一遍。
老人聽清楚了,立即轉過身,使出渾身力氣提高嗓音喊:&ldo;出來嘍!分糧食嘍!&rdo;
山坳樹林中一下子走出許多人,多是老人、婦女和孩子,他們一個個衣衫襤褸,表情木訥,眼神中透射出強烈的求生的慾望。
王樹聲帶領戰士和群眾開啟那一片豪門大院,這是平溪壩大財主的宅院。進到大院裡面的村民簡直驚呆了:他們雖世代和它為鄰、近在咫尺,卻不知這大院的底細。院裡有內宅、外宅,有姨太太的小院落,有千金小姐雕龍繡鳳的彩樓,有財主尋歡作樂的&ldo;歡喜樓&rdo;,還有地下暗室通道,牛棚馬廄旁是散發著刺鼻惡臭的水牢。整個宅院大得驚人,平日農民交租只在收租的小院。財主早已隨著田頌堯的部隊逃之夭夭。
處於生命極限的飢餓農民潮水般地湧來領取分到的糧食。他們一個個笑語喧譁,歡顏盡展。小孩子們高興得連蹦帶跳,互相戲鬧著慶賀。冷清、淒涼、蕭瑟的平溪壩一下子變得熱氣騰騰,充滿生機和活力……
隨著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的展開,整個南(江)、通(江)、巴(中)
地區天天響著喜慶的鑼鼓,到處飄揚著革命的紅旗。那些受盡了殘酷剝削、壓迫的窮苦農民,挺起腰板,當起了命運的主人。他們高舉土地革命旗幟,在紅軍工作隊的支援下建立自己的各種組織,懲辦土豪劣紳,沒收地主土地財產。
1933年2 月,川陝臨時革命委員會在通江舉行了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和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共川陝省委和川陝省工農民主政府。通(江)南(江)巴(中)人民歡欣鼓舞,從心底唱出了對紅軍的讚歌:太陽出來滿天紅。
紅軍來了大不同,打倒土豪和劣紳,人民永遠不受窮!
1933年2 月。成都武候祠附近的劉湘公館。
此時,成都南郊的炮火之聲未絕,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劉湘為達到戰勝劉文輝的目的,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忙碌於觥籌交錯之間。
和成都市區冷清蕭瑟的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劉公館此時正張燈結彩,準備大宴賓客。但見車水馬龍,一時冠蓋雲集,熱鬧非凡。
曾被吳佩孚授予&ldo;崇武上將軍&rdo;稱號的劉存厚剛從轎子裡出來,就被馬弁、副官迎入了有雕花窗欞、棉簾低垂的暖閣。不一會,肥頭胖耳的田頌堯騎著馬也來到了花廳前簷。他下馬後搖擺著肥胖的身軀、拖著軍刀,怒氣沖沖地進入了大廳。尖下巴、高顴骨,號稱&ldo;猴子&rdo;
的鄧錫候以及楊森、李家鈺、羅澤州,這些劉湘聯軍的大小軍閥也絡繹不絕地來到暖閣和花廳。他們有的品茶、有的躺下來抽大煙,一個個神態各異。
軍閥們很清楚劉湘在歲末臘盡之時召集他們的用意。此時,他們的共同敵人劉文輝因為部下反叛己緊急回軍敘州,援救他的老巢去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