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城中百姓何辜?(第1/2 頁)
周默見自己的話果然引起了諸葛亮的好奇心,便湊上前來低聲道:“陛下已經病重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除非出現奇蹟,否則……唉。”
諸葛亮猛然正色道:“此等大事,驚天動地,足下最好有十分之把握,才說一二分話,千萬不要妄加論斷,免得引火上身。”
“多謝丞相提醒。”周默繼續道,“陛下回來的路上,一路艱難辛苦,自不必說,又因喝了路邊小溪裡的髒水,腹瀉不止,虧了元氣。回了永安之後,雖多有調理,看似恢復了一些,但每宴會、視朝不過一個時辰,便心慌盜汗,體力難支。”
“這次陛下召見我,我已能明顯看出陛下的有心無力。丞相,話我只能說到這兒了。如今已經入秋,這個冬天,至關重要啊。”
“我懂了。”諸葛亮低聲道,輕輕閉上了眼睛。
“對了,丞相,還有一事,陛下專程命我回來調查。”
“哦,何事?”
“漢嘉太守黃元之事。”
聽到黃元的名字,諸葛亮眉頭突然一皺,冷冷道:“陛下是又想要包庇他了吧。”
“沒錯。”周默道,“陛下確實是想讓我來說和的,希望丞相能網開一面。”
“唉,陛下就是太過於仁慈了。”諸葛亮道,“之前放任法孝直公報私仇,也就算了。如今連黃元這等目無法紀的狂徒,也要包庇。”
“這黃元犯了什麼事?”
“陳年舊事就不提了。只說兩個月前,成都鬧市之中,有士兵搶劫商販,還動手打傷數人。有司前往調查,發現動手之人,正是黃元的部曲。主管刑獄的官員不敢擅自處理,只將這些犯事計程車兵暫時軟禁在驛舍,便急忙將事情報告給我。可你猜如何?我還沒來得及審問他們,那黃元竟親自帶兵來到成都,進入驛舍裡把人都搶走了。”
“竟有這等事?”
“千真萬確。”諸葛亮道,“那黃元目無法紀,也不是一回兩回了。近日又傳來其與漢嘉南部蠻夷暗通款曲,私受賄賂之事。總之,若不是陛下三番五次攔著,吾早已將此人繩之以法了!”
“我看陛下也不是糊塗的人啊,他為何要包庇此人?”
“此人乃是黃忠黃將軍的侄子,常年隨黃將軍作戰,頗有功勞。後來黃將軍病亡,沒有子嗣,這黃元算是老將軍唯一的血脈後人。陛下感念老將軍功勞,擢黃元為漢嘉郡太守,這又是殊遇。黃元一介莽夫,不通文墨,本沒有資格擔任太守。只因漢嘉郡漢夷雜處,南蠻多不服漢人官員管束,需要多用武力震懾之故。”
“唉。”諸葛亮嘆氣道,“陛下用人,常不拘小節,總是不能理解法不容情的道理。先前法孝直的事情也就罷了。如今一個小小黃元,也要百般包庇。殊不知,此等惡劣先例一開,人人都能將功贖罪,人人都能徇私枉法,那要這法又有何用?”
看到諸葛亮的感慨,周默想到兩千年後的人類社會,固然科技水平已經十分之發達,各種哲學和政治學的理論也已經相對完備,但也從沒有哪個國家敢拍著胸脯站出來說,本國已經完全實現了法治社會,徹底解決了公平和正義的問題。
周默不懂,也無意與諸葛亮探討這些深奧的理論。但他能看得出來,諸葛亮所追求的,正是建立一個相對公平、正義,以律法而不是權力與個人意志為準繩的社會,哪怕是皇帝本人,也不應該為所欲為。光這一點,就足夠令人敬佩了。
歷史上的黃元叛亂,不過是蜀漢章武建興年間的一個小小插曲,小到歷史上只記載了隻言片語,但透過諸葛亮的描述,周默才知道其背後矛盾的真正原因。
所謂軍頭目無法紀,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即便到了近現代,亦有曾國藩攻破南京,屠殺城中數十萬人的傳聞。
先不論事情的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