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世界那麼大(第2/2 頁)
說著,也不顧石凳的冰涼,一屁股坐了下來,“鄉試連考六次,屢考屢敗,我也不想再考了,可如果不謀取一官半職,如何施展抱負呢?
難道真要身居幕後,做一輩子幕僚?”
汪修齊眼看火候到了,乘機點了一把火:
“師爺,為何目光要偏於一隅呢,要跳出制度的桎梏,首先要擺脫眼光的束縛,世界那麼大,何不去看看?”
“再說了,漢有張騫出塞,唐有玄奘取經,近有三寶太監下西洋,哪一個不是揚名海外,借他國之力,建立自己的功勳。”汪修齊循循善誘。
“世界那麼大,何不去看看?”徐渭反覆咀嚼著這句話,陷入了思考。
作為一個不得志的才子,和那些廟堂的清流、翰林不同,他不會開口閉口,‘我天朝上國富有四海,大明疆土之外皆是蠻夷’。
身為直浙總督的幕僚,自然看過《四海華夷總圖》,知道大明疆土雖然遼闊,可也只是世界疆土的一小部分罷了。
思緒良久,徐渭又開始搖頭:
“不成,我大明放棄了河西之地,去西域的道路早已斷絕。要走海路也不可能,‘不許寸板下海’的禁海令可不是兒戲。”
汪修齊扶起徐渭往內堂走,沒底氣地說道:“王先生好像還說過,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所謂先賢,就是要勇於開拓,他創立心學也是如此。”
徐渭身體一怔,難以置信地看向汪修齊,“聖人,真的這麼說?”
汪修齊強作鎮定,支支吾吾地說:
“好像……好像是這麼說的,夢裡的事情有些記不太清了。不過學生以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些事情不是因為看到才相信,而是相信併為之努力,才可以看到。”
徐渭的眼神忽明忽暗,一會兒帶有喜色,一會兒再次陷入黯然。
看著徐渭像丟了魂兒似的,汪修齊也不言語,給他倒了水,佇立一旁。
過了好半晌,看這哥們還在雲裡霧裡,汪修齊才開口問道:
“徐師爺這次來,是為了?”
片刻,徐渭才緩過神來,深邃的眼神有些呆滯,“哦,書信已送達,如你之前判斷,本次和談,汝父讓毛海峰先過來查探一二,可能後天就能到達定海。
我過來知會一聲,到時候會安排過來和你們相見。”
汪修齊心中一喜,躬身作揖:“多謝師爺成全。”
徐渭擺了擺手,“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對了,王聖人給你託夢,是最近兩天才有的事情,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