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ldo;師尊,你看我今天抓住什麼了!彩色的鯉魚呢!&rdo;忘秋得意的把手裡的罈子放在師尊的書案上,一看就是剛摸魚回來,一頭水啪嗒啪嗒滴到師尊的書案上,差點弄濕案上的捲軸。
顧風巖緩緩抬頭,目光柔和的看了一眼面前笑得燦爛的少年,放下手裡的書卷說道:&ldo;是不錯,這種五彩錦鯉只有後山的虛雲潭裡才有,秋兒你又頑劣,今天的課業做完了沒有?&rdo;
忘秋一看師尊就不是真生氣,說道:&ldo;已經做完了。師尊,我把它養在院子裡的水池裡好不好,養肥了燉了給師尊補身體。&rdo;
&ldo;又胡鬧!&rdo;說罷拿起手中書卷,不再理他。忘秋卻自顧自的抱著錦鯉罈子往院子裡飛奔而去。
忘秋把錦鯉安置好後無事可做,趴在水池邊盯著那遊的正歡快的錦鯉發起了呆。想起自己一直帶著的東西也是這般五顏六色,忙又掏出了脖子上的錦囊。這錦囊從忘秋恢復神志記事起就一直帶在身上,師尊說是他俗世的親人留給他的念想。忘秋開啟錦囊,裡面是一顆五彩斑斕的指甲蓋大小的圓形顆粒,說不清是石頭還是木頭還是別的什麼材質。
看著這石子(姑且當它是石頭材質吧),忘秋又想起了師尊。忘秋總是對師尊百般纏問自己的身世,誰讓自己以前是痴呆什麼都不記得呢。師尊許是經不住他死纏爛打,告訴過他。六年前,也就是忘秋九歲那年,師尊遊歷四方降妖除魔,途經一個名叫聶家村的小村莊。由於凡世間戰亂不斷,民不聊生,聶家村也是一片破敗。師尊遇到他時正天降大雪,幼小的忘秋正蜷縮在一堆稻草裡,衣衫破爛幾乎不能蔽體,更別說保暖了。天這麼冷也沒能凍死忘秋,但也只剩了一口氣。師尊將他抱到旁邊的茅草屋裡,給他渡了靈氣他才醒轉過來。茅草屋內破亂不堪,床上躺著一個老婦,不知道死了多久,屍體已經發臭了。師尊看忘秋雖然醒過來了,但目光仍不清明,痴痴呆呆的看著老婦的屍體不知道咕努咕努說著什麼,才知道救了一個痴兒。
忘秋問過師尊,為什麼給自己起名叫忘秋,他記得當時師尊說,他雖不會說話,但嘴裡卻一直吐著一個&ldo;秋&rdo;字,也不知只是聽起來像&ldo;秋&rdo;字。忘秋記得師尊提起這個時臉色一會兒傷感一會兒憤恨,他從來沒在師尊臉上看到像是散發著恨意的表情,許是可憐他幼年時吃了這麼多苦,恨這世道不好,百姓疾苦。師尊說&ldo;秋&rdo;即是執念,便忘卻他隨風而去吧,從此便是道門中人,需忘卻前塵煩憂,便給自己起名忘秋。那時忘秋便暗自發誓,師尊是他的救命恩人,更是再造恩師,是他在這世上最親的人,以後一定要好好孝敬師尊。
師尊救他時忘秋脖子上就貼身掛著這個小巧精緻的錦囊,師尊說許是那個死去的聶家老婦給他縫的,那老婦一定是養大他的親人,所以讓忘秋將錦囊一直帶在身上,許是親人留給他的唯一的東西了,所以忘秋一直隨身攜帶,視若珍寶。
忘秋問過師尊這石子是什麼東西,他記得師尊當時表情複雜了一陣子,最後緩緩吐出個&ldo;為師也不知曉&rdo;。忘秋心想師尊臉色這麼難看估計是讀了萬卷書,行了萬里路,卻被自己不學無術的小徒弟給問住了,故而臉色不佳,所以也沒有再追問。
正想著師尊的臉色心裡發笑,水池裡猛地一下濺起水來,半乾的頭髮又濕透了。
&ldo;臭泥鰍!大白天的不去練劍,在這衝著水池傻笑什麼?我看你又找打!&rdo;說話的是一位穿紅色道服的明艷少女,颯爽英姿,正是師姐葉傾羽,一邊說著一邊作勢再往水裡扔石子。
瓊華派道服雖有固定款式,衣領袖口都繡有六角菱花的瓊華派標制,但顏色並不統一,主要根據弟子修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