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也就算了吧 No.315—No.319(第3/3 頁)
結局呢?
可能就是因為我自己都覺得丟人吧。
我給餘淮寫過信,但因為不知道具體班號,所以收件人一律寫“實驗中學復讀班餘淮收”;還有那些午夜裡一個字一個字打好的長長的鼓勵簡訊,那些我後來深惡痛絕、當時卻精心收集好手抄給他的心靈雞湯勵志故事,那些被按掉的電話……最後,都收穫了同一個結局。
那個“座機”號碼後來不知道是不是不堪騷擾,乾脆停機了。
多丟人啊,耿耿。
當然,一個人是不會真正消失的。我後來到底還是輾轉聽說了他的一些訊息。餘淮第二次高考就考了全省第三名,如願以償進了清華,三年就修滿了全部學分,和我們同年畢業,拿獎學金去了美國讀博,和林楊、餘週週在同一個州讀書,順暢地走在振華歷屆理科尖子生的康莊大道上。
只要他沒死,就不會真正消失。如果我真的想找到他,其實還是不難的。
可是我沒有,正如我們共同在北京讀書的這三年間,他也沒有來找過我。
我曾經給自己編織幻想,當年的餘淮遭遇了重大挫折,不肯理任何人,包括我在內。可是後來呢?他又沒死。
我漸漸地明白,也許餘淮從來就沒想過要跟我說什麼,一切都是我的一場幻覺。
人長大了之後,比高中的時候自由了很多,沒有那個教室的圍困,想往哪裡逃就可以往哪裡逃。很多難過的坎兒,只要繞開就好了。
我唯一繞不開的,只有餘淮。
心裡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整整七年時間,都沒辦法將它挪走。
我是不可能跟老範講起這樣一個結局的。
他會哈哈笑著說:“你的初戀終結於男生復讀啊?那你現在多大了?二十六了吧?多大點兒事兒啊,我還以為他得白血病或者車禍死了呢。他可能早就有了女朋友,甚至在美國結了婚。二十六歲還對高考和七年前的一個男生耿耿於懷的,有意思嗎你?”
是啊,有什麼好耿耿於懷的。
有什麼好耿耿於懷的。
這四個字原本的含義就是如此,我當年竟會覺得這是種緣分。
當年親手種下的那棵樹,終於還是帶著耿耿於懷,長在了我自己的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