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萬年老二(第2/5 頁)
過相,但這一幕,依然驚呆了現場和螢幕前的所有人。
不少人感嘆不已,教主不愧是教主,居然還能這麼玩,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或許這就是教主對未來現實虛擬世界的描述之一,以後人人都可以運用這種投影技術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傳統的電話、手機以及網路影片等通訊手段將會被淘汰。
“大家當我不存在就好,我就是過來湊湊熱鬧的。”
透過自己的全息投影,方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此後全程卻幾乎沒有說過什麼話,鏡頭也給的很少,彷彿他就是個吉祥物擺設,毫無存在感,所以觀眾們也漸漸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節目本身上。
第一期節目,十二位業內大拿都奉獻了自己精彩的演出,拿出了自己的成名作,比如劉歡的《千萬次的問》、黃霑的《滄海一聲笑》……等等,全都是真正的經典,並且在節目幕後花絮中,也談到了這些經典歌曲的創作歷程。
這期節目很精彩,讓觀眾們重溫了十二首經典歌曲及其作者們的心路歷程,關鍵是讓無數觀眾第一次知道了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到底是誰寫的,其背後又有什麼有趣的故事,真正讓這些優秀的詞曲家們出了一次風頭。
比如《滄海一聲笑》這首歌,幾乎所有國人都會唱,但這會兒大陸這邊對其作者,號稱香江四大才子的黃霑的瞭解十分有限,甚至根本沒聽說過這位大拿。
至於這首歌源自“大樂必易”中國古音,那就更沒有多少人知道了,黃霑將中國古音的五個音節倒置,再配上快意恩仇灑落自然的歌詞,《滄海一聲笑》便由此躍然而出。
所以第一期節目也算是一次科普,讓觀眾們進一步瞭解作曲作詞的過程,真正認識到內容創作和詞曲家的重要性,而不是隻去關注那些沒有創作能力的歌手。
不過話又說回來,《好歌曲》的宗旨是發掘那些新的好歌曲和音樂人,這第一期節目精彩是精彩,但新鮮感不夠,這也是方傑全程在一旁看戲的主要原因。
一週之後,《好歌曲》第二期節目首播上線。
這一次,方傑終於沒有再旁觀,直接出手強行把一位後世小有名氣的唱作人加塞到了節目中。
這位唱作人不是別人,而是當下年僅22歲的汪蘇瀧。
前世汪蘇瀧創作過很多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其作品內容題材大多都是小年輕之間的情情愛愛,一些情緒細節刻畫的很好,很有代入感。
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反倒不被業內權威待見,畢竟時代背景不一樣,他的作品題材與那些所謂的業內主流權威有著很大的代購,一些年長的專業人士根本無法理解,人家當年還是小年輕的時候,愛情就近乎等於介紹相親,哪有現在年輕人之間那麼多的小情小愛小情緒?
所以汪蘇瀧這位算是極有天賦的音樂人,在前世名氣是有,但一直都沒怎麼大火,給人感覺很像是從網路歌手出道的野路子,可能其太顯年輕較為輕浮的形象以及自身性格也是原因之一。
今世也同樣如此,他拿著自己的原創歌曲報名參賽,結果海選階段就被淘汰了,十二位音樂薦賞人都沒看中他的作品。
但事實上,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學院派,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家裡也是音樂世家,目前才22歲的他,正在籌備第一張個人專輯《慢慢懂》。
前世有媒體稱汪蘇瀧是華語樂壇流行音樂的無冕之王,這個可能言過其實了,但至少人家年紀輕輕地不僅能唱,也能寫,還寫了不少流行代表作,就憑這一點,足以證明其人絕對具有音樂天賦,比國內其他諸多成名歌手更加值得培養,也更符合《好歌曲》的宗旨。
所以不管音樂薦賞人們怎麼想,反正方傑利用自己的特權,直接開綠燈強行把汪蘇瀧送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