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5 頁)
力驚人的。另一個身材幹瘦乾瘦的,似乎是撐不起鐵甲來,只穿了一身兒皮甲。而旁邊的三人中,也是有兩人同樣鐵甲鏗然,另外一個卻是套著一身寬大的棉甲,這綿大衣也似的鎧甲套在他的身上,看上去空空蕩蕩的,直髮飄。
不消說,這一行人,自然便是董策及其麾下家丁了。
他們一大早便是從安鄉墩出發,不到中午便到了此處,已經在這裡隱藏了足有兩個多時辰了。
此處,山水相夾,中間只有一條通路可走,若是不走此路,要麼就要在山林中跋涉好幾日,要麼就得跳河。而最重要的是——此地是從蓑衣渡回到六稜山的必經之路。
董策已經在這裡恭候多時了。蓑衣渡遭遇土匪之事件,徹頭徹尾的就是一樁陰謀。董策在很早之前就為磐石堡的物資而擔心,這麼多的人,一天不死要穿,一日不死要吃,吃穿用度都從哪裡來?還不是董策供給!磐石堡的建設從哪裡來?還不是董策供給!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一九 陰謀
更別說一旦練兵,被服兵器就要大量消耗,每頓最好是都要大油大鹽,見魚見肉,這樣士兵才有氣力,才能真正練出效果來。而且現在的鐵匠工坊,每日的消耗,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總歸,到處都要用錢,吃糧。而董策手中的銀錢,已經用的差不多了,用光之後又當如何?
他倒可以把家裡的銀錢拿來補貼,問題是攢下家業不容易啊!母親和紅袖也要吃穿用度,而且董策力圖把最好的給她們,豈能短了錢財?再說了,就算是把自家那些家底子砸進去,又夠幾日用的?
而董策也很清楚,再從劉若宰那裡要,也不大容易了。說句良心話,兵備道劉大人作為一個文官,一個翰林出身的清貴文臣,能做到現下這一點,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人萬不可得寸進尺,得隴望蜀。徒然惹人生厭。
董策心一橫,那就只好去搶!
既然定下方向了,下一步就是尋找目標——去搶誰?
在晉北大地,這個目標是很容易尋找的。
軍戶們一個個窮的像乞丐,農戶們一個個窮的像軍戶,連續不斷的天災,前些年的**,朝廷這幾年的折騰,讓整個三晉大地幾乎是一片瘡痍。
就一個字兒:窮!
但是有一種人富啊!不但是富,而且是很富,非常富,富得流油兒的那種!
那就是士紳。
明朝計程車紳,往往都是有著幾百年的傳承的地方大族,基本上是從開國之初就已經有了相當的勢力,幾百年傳承下來,已經完全成為了當地的大族,手中掌握了巨量的土地和財富。而且明朝的地主,還和其它朝代的不一樣,說是地主,其實已經不是完全指望土地活著了。
明朝幾乎可以說是歷代封建王朝之中對於基層政權建設最差的朝代,秦漢之時鄉間尚且有亭長之類的設定,而到了明朝,縣一級就已經是最低一級的了。縣再往下,就已經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了。
明朝有錦衣衛,有東廠,西廠,正德年間還設立過一段時間的內廠,看似特務遍地走,緹騎不如狗,天下大事無論鉅細皇帝都能知道,其實這完全是扯淡,都是樣子貨,嚇唬人的。
對於基層控制的薄弱使得政府的動員能力大為減弱——甚至不如兩宋的三分之一,若是能達到兩宋那個水準的話,也就沒建奴和起義軍什麼事兒了。而同時,由於對於民間控制的薄弱,使得明朝的商業極度繁榮,民間資本的流通非常快,其經濟發展水平非常高。
在明朝一個普遍現象是——土地是士紳地主們的根本和最基本的保障,而開設店鋪,進行商業,卻是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