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3/5 頁)
除了扎更是再無其他功能。
而長度的區別就更加直觀一些。
矛的使用時間比較早,最早的長矛在周朝時候就發明了,當時還沒有大規模的騎兵,長矛是由步兵把持,用來對付車兵的。或者是車兵手持,用來衝鋒。所以矛身通常較長,往往能達到兩個人高也就是大約一丈一二尺的長度。而槍主要是用於步兵之間的對戰,所以較矛略短,大約在比一個人的高度略長也就是六七尺左右。
除此之外,便再無區別。
至於紅纓——許多人覺得槍有紅纓,矛無紅纓,實則這完全是不靠譜兒的事兒。紅纓有三個作用,其一是用來裝飾,為的好看;其二是紅纓蓬亂開來,可以擾亂對手視線;其三則是刺中了對手之後,鮮血順著尖頭流下來,這時候紅纓可以遮擋鮮血留下,以免弄得矛杆溼滑,不好握持。其實許多矛也是帶纓的。
董策聽完了趙鐵砧的講解,心裡立刻就有了決斷——槍更適合於高手之間的單挑,矛才是戰陣之用。
他所想要的,自然是戰陣之重兵。
“你便給本官說說,長矛又有哪些?”董策來了興致,又問道。
他想要坐下來,掃了一眼見地上很髒,不由得皺了皺眉。
這個微小的動作被白忠旗捕捉到了,他方才跟那些木匠講明白之後就趕緊回來了,作為一個親信,又是剛剛投靠還未融入到這個圈子裡面的親信,他深知要時時刻刻在上官面前出現留下印象這一道理。
他瞧見之後,立刻轉身出了工坊,很快便是拿了個胡凳回來,他把胡凳放下,用袖子擦了擦已經很趕緊的凳子面兒,臉上堆著笑道:“大人,您萬事操勞,勞累得緊,快坐下歇歇吧!”
“這廝倒是個精靈人兒。”董策讚許的看了他一眼。白忠旗心裡笑開了花。
所謂胡凳,其實便是後世的板凳了,董策忙活這許多時候,也確實是累了,往靠背兒上一靠,頓感一陣舒服。
“長矛有長有短……”趙鐵砧說到這兒,董策便是把他打斷了:“只說長的。”
“是!”趙鐵砧道:“長矛長的,有沙家槍,兩丈六尺長,用大竹為杆,是小人打造過最長的長矛了。還有拐突槍,長兩丈四五尺,次之就是戚家軍常用的長矛,傳說是當年打我倭人的時候戚爺爺從蠻夷那裡拿來的,長一丈八尺。”
董策知道他所言不虛,他前世的時候曾經在軍事博物館中見到過一杆四川出土的長矛,光矛頭就有八十四公分長,三稜形的矛尖兒凶氣四溢,矛頭簡直像是一個放大了數倍的破甲錐。他問道:“有沒有騎兵用的長矛?”
“騎兵用的?”趙鐵砧一愣:“馬兵老爺們通常找俺們都不是打長矛。”
董策皺眉道:“那他們用什麼?”
趙鐵砧掰著手指頭道:“有鉤妗�埂㈤謾⒓械豆鰲⒋蟀簦�斜暱梗�褂幸徽衫闖び萌碭碩�斕某で埂㈤E耙等。”他搖搖頭,再次確定了自己的話。
董策終於是明白了,大明朝現在的騎兵和自己理想中的騎兵,完全是不同的兩個體系。而自己現在想要打造的那支騎兵,完全不需要這些東西。明軍武器配置雜亂,甚至因為個人喜好的不同武器都不一樣,而戚家軍是唯一一支注重陣型配合和兵器互補的軍隊。但是自己的手下根本達不到這個高度,他們只不過是一群正在學騎馬的一個月前還是莊稼漢的人而已,給他們提出什麼陣型配合之類的東西,他們根本做不到,也理解不了。
或許以後會,但不是現在。
而且董策現在給他們定位的對手也不是戚家軍在薊鎮時候面對的龐大敵人,那些數以萬計的蒙古騎兵,成吉思汗的後裔。
他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的東西有限,所以越簡單越好,要求也不高,只要有足夠的機動力和一定的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