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眾塔塔爾人面面相覷,慢慢地收緊了韁繩,放下了弓箭,緊張的氣氛緩和下來。正在這時,原來留在森林裡的二十個汪古部騎兵從一邊馳了過來,高聲歡呼道:&ldo;姚冥英雄萬歲!&rdo;又這麼走了幾里路,驀地,南面煙塵大作,一隻騎兵趕來,足有一千人之多,再一看,打著一面大旗,旗上幾個大字,&ldo;西北路招討副使&rdo;,然後是幾面汪古部的旗幟。
總算找到自己人了,姚冥也不由得鬆了口氣,這隻騎兵當先一騎,正是鐵木真。馬兒來到馬車前,姚冥道:&ldo;安達,幸不辱命,人財俱在,纖發無損。&rdo;這最後一句說的是華箏公主,鐵木真這才放了心,他一下子看見了帖木兒,不由笑道:&ldo;帖木兒統領,別來無恙?&rdo;
帖木兒捂著屁股,血染紅了衣褲,哭喪地道:&ldo;虎兄無犬妹,這華箏公主&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rdo;他還要說話,華箏的匕首在他的喉嚨處緊了緊,帖木兒頓時感到脖子上一痛,不敢說話了。
鐵木真對華箏慈愛地道:&ldo;妹妹,把刀收了吧,這帖木兒統領可是和咱們的父親同輩的人啊。&rdo;華箏收了刀,卻不還給姚冥,自己收了起來,姚冥心中一動。鐵木真高聲道:&ldo;帖木兒統領回營。&rdo;
乃木錯一聽,不答應了,道:&ldo;統領,這帖木兒不能放呀,塔塔爾人每個男人的刀上都有我們汪古部勇士的血啊!&rdo;鐵木真道;&ldo;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只能使仇恨代代相傳,寬容則像草原上不落的太陽,吹散陰霾,照亮大地,照亮人心。&rdo;
鐵木真吩咐人攙扶帖木兒下車,給他一匹馬,自有人扶帖木兒上馬。帖木兒上了馬,走了十幾步,突然一帶韁繩,迴轉馬頭,來到鐵木真面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在鐵木真面前,道:&ldo;我終於在草原上看見了太陽,如蒙不棄,我塔塔爾部願歸順汪古部,還望鐵木真統領不計前嫌,在我們塔塔爾部最困難的時候,收留我們吧。&rdo;
鐵木真攙扶起帖木兒,道:&ldo;牙齒和舌頭還有拌嘴的時候,何況是人呢?塔塔爾人也好,汪古部也好,都是同一個祖先的後裔,都是白鹿的子孫,我鐵木真對著長生天起誓道:&l;汪古部和塔塔爾部自此後以兄弟相稱,無分彼此,一起享福,一起共度難關,若違此誓,有如此箭&r;&rdo;,說著,鐵木真從腰後的箭囊裡抽出一支鵰翎箭,一折而斷。
帖木兒感動的匍匐在地上,道:&ldo;偉大的鐵木真統領,不,鐵木真大汗,我是您忠實的僕人,我願追隨您的左右,共創我蒙古部的千秋大業,若違此誓,帖木兒及子孫男的代代為奴,女的世世為娼。&rdo;
鐵木真把帖木兒再次攙扶起來,道:&ldo;好兄弟,以後,咱們就是相濡以沫的一家人了,讓你的人趕緊搬出潮濕寒冷的森林吧,咱們一起在草原上放牧吧。&rdo;
塔塔爾人居然歸順了汪古部,這個訊息彷彿一聲春雷,在草原上各部落流傳,有人喜也有人悲。緊隨著塔塔爾人的歸附,又有更多的小部落前來投奔鐵木真,短短月餘,汪古部人口已接近了一萬,控弦五千。
汪古部單騎兵的數量就比克烈部和乃蠻部兩部的總人口還多,兩部在草原上更加孤立了。同時,汪古部的領導層也逐漸形成,以鐵木真為首,下面有二號人物姚冥,三號人物乃木錯,四號人物帖木兒,五號人物光輝。
鐵木真去蕪存菁,將騎兵的數量縮為三千,這三千都是挑了又挑,選了又選的精兵。這樣一來,不容易引起金國的覬覦,而減下來的兩千騎兵則充實到婦女兒童老人中去,大大加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