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定價幾何(第1/4 頁)
函谷城靠近北城門一處宅子。林照夏和文氏帶著下人來看裝置調適進度。
“見過王妃,見過蔣大夫人。”
“不必多禮。”
林照夏笑盈盈和眾人打著招呼。問她們到西北可還適應,安頓得如何,聽大家都說好,放下心來。
“妹妹,這就是你請來的織娘?”
林照夏點頭,“她們擅長編織各種布料,只不過棉花她們沒見過,估計要好生熟悉一段時間。”
“聽說王妃找人來西北織新的布料,大夥都很有興趣,爭著要來。哪怕不熟悉,但咱們接觸過桑麻錦帛絲,想著應該也是一通百通的,到時候大家群策群力,必是要把王妃交待的事辦好的。”
旁邊跟著的一位織娘笑著說道。
文氏看了她一眼。林照夏便為雙方引見,“這位是米娘子,原在厲州那邊管著一家織坊,管事找到她的時候,二話不說就應了來西北,還把她女兒帶來了。”
旁邊的米小娘子怯生生也跟著叫人。
“以後關於織坊的一切事務我都交由文夫人管理,米娘子做為織坊管事,有事便只管找文夫人。”
“是。”
眾人應下,文氏便拉過米娘子攀談起來。林照夏也接著跟她們逛起織坊。
現在捻線機,搖紗機,織布機等都已打製完畢,現正除錯階段,只等棉花采收就可以上機子織成棉布了。
大夥都沒見過棉花,光聽林照夏講也只是一知半解,林照夏便說過幾日採收,大夥一起下棉田體驗一番摘棉花的樂趣。讓這些織孃親身體驗一番,才更便於把這種新的布料織出來。
除了棉布,林照夏也眼饞西域商人帶來的毛毯毛氈等物,到時候跟西域商人或者牧民買下各種皮毛,製成皮子毛線,送到中原也能為百姓多添一樣禦寒之物。
地裡的棉田長成白花花一片的時候,各城便在城門口的牆上及各驛站張貼了招採花工的資訊。
男女不限,年十二歲至五十歲,身康體健,包一日三餐,按十斤五文的價格,多勞多得。有車接送到各軍田。
轟,各城再一次沸騰。
採花工?雖不知採摘什麼花,但十斤五文,他們一天還不能摘百八十斤花?地裡的活都是做慣的,採花的活雖精細一點,但誰還不會採花。採花還不輕鬆?比拉犁刨坑還難?
就算摘得少,工錢拿得少,但衝著一日三頓飯也要去啊。而且不只是招青壯,十二歲的半大娃子,和五十歲左右的老人都可以去!
招工的資訊一貼,驛站和各城門口應徵者人滿為患。
公共馬車拉著一車又一車的採花工,往函谷城及各城池衛營跑,都跑出了殘影。地上的車轍子都跑出了深溝。
林照夏聽說後,忽地想起那些年西北沒有大型棉花采摘機械靠人工的年代,鄰近各省超十萬採花工乘著綠皮火車趕赴新疆採棉花的場景。
採兩個月棉花,能抵家鄉打半年的工,那隊伍浩浩蕩蕩,綠皮火車上坐滿了人。
和現在何其相似。
衛營的軍漢也不少,但棉田多,採花的活精細,且要趕著花期,林照夏便和趙廣淵商量了,從各地招採花工到各衛營幫著摘棉花。
洛滿倉一家這次是全家出動。
年初村裡人都往西北找活的時候,洛滿倉想著西北那邊不安穩,年前還在打仗呢,誰知道那些外族人什麼時候又捲土重來。便不肯往西北那邊去。
結果村裡人外出打工的都往家裡寄銀子的時候,他家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村裡人開始起屋子的時候,他家差點跑外面乞食。村長好心,便跟他說了此次衛營招採花工的訊息。
洛滿倉家裡除了老爹老孃,還有他和婆娘,又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