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5 頁)
中一個侍衛說道。
“再不讓開我拔劍啦!”嘴上說著不讓開才拔劍,可是玉清泉的動作已經把劍從劍鞘拔了一小截出來。
“泉兒。”王爺還是不放心的來看自己的女兒,果然知女莫如父,自己的女兒正鬧著要出門。
“爹爹。他們不讓我出門。”玉清泉委屈得說道。
“好啦,他們只是為了保護你,你也知道現在刺客很多的。”玉王爺安慰道。
“我不需要他們保護,他們還不如我武功高呢!”玉清泉哼道。
“好啦,好啦,知道你武功高強,天下第一,好不好?”玉王爺推著玉清泉進了房間。
……
ps:感謝“許先森~”、“冰獄雪神”、“彩虹雨後1”、“諾香子”、“a望哥a”的支援!感謝其他書友的相互鼓勵!
第三十一章 涼鏡墜崖
這時候的臨安城,正是滿桂飄香的時候。
大街兩旁皆是矗立著蓬鬆的、滿滿的桂花樹。大多數是淡黃色的,有如把蛋黃打散勻了抹在樹枝上。又有如一串串淡黃色的糖葫蘆,惹人忍不住去採摘,忍不住墊腳去嗅。再少一些的是金黃色的桂花,如獲至寶般得被種在有錢人家的庭院裡。
有兩株桂樹的花是白色的,這在臨安城裡幾乎找不到,唯一的這兩株生長在青衣洞前。
青衣洞在吳山上。吳山山勢起伏,綿亙數里,雄渾之江奔騰於南邊,明媚西湖輝映於北,東邊是天街御道,北面通往市列羅綺、戶盈珠璣的河坊街。
所謂“老樹扶疏夕照紅,石臺高聳近天風。”
登山遠眺,微風撲爽,湖山美景盡收眼底,令人豪情頓生。
正所謂“吳山上面看火燒。”
這本是臨安府過年時特有的一個“風俗”。早先過年時,臨安府裡官府居民,家家戶戶都要將許許多多的柴炭,對方在臨安城內所有的街道、弄巷、橋頭、西湖兩堤的兩旁。到除夕晚上,百姓們吃罷年夜飯,聽鼓樓炮響,一起點起猛火“送神”,一邊敲鑼打鼓放鞭炮,一邊歡呼奔跑著到吳山上去看火燒。那個時候,“紅光萬道,炎焰火雲”,千條萬條火街、火巷、火堤、火橋,映照著萬家燈火。歡呼聲、鑼鼓聲、鞭炮聲、鼓樂聲、歌唱聲,“聒耳聲喧,震騰遠近,觸目星丸,錯落上下,此景是大奇觀”。
吳山就在臨安城內,百姓離得近,所有臨安城內的人都喜愛吳山。
而“韶華仙子”涼鏡,這時候就在吳山上,就在兩株白色桃花樹邊的青衣洞裡。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還得從“韶華仙子”的武學說起。原來“韶華仙子”已經學會了“滅魂九式”中的七式。九式中,只差“化鉤式”和“化鞭式”尚未學會。
涼鏡在韶華山上學藝,小小年紀就被師父帶上了山,條件非常艱苦,練武的過程也異常辛苦。她一直跟隨著師兄弟一起練武,學習師父傳授的韶華劍法和韶華心法。
師父對他們要求很嚴,一個招式,一天之內必須學會,二天之內必須像模像樣的使出來。韶華劍法一百單八式,五十四天就必須熟練掌握。對於小小的孩童來說,別說熟練掌握,能牢牢記住這一百零八招已經很不容易。而記不住的就會被師父懲罰,捱打算是輕的,誰要是身上沒個師父抽打的痕跡,那這徒弟絕對是絕頂聰明。
好在嚴師出高徒,在師父嚴厲得教導下,涼鏡和師兄弟的武藝進步飛速。
“師妹,我們來比劍!”
“好,師兄!”涼鏡回應道。
“師父說了,出劍要凌厲,收劍要快速!師妹你這樣柔柔弱弱得可不行。”
“我知道,師兄,你管好自己吧,看劍!”涼鏡加快出劍速度。
“呵,師妹,我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