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5 頁)
底是不好伸手碰觸到妹妹的胸口。
“二管家,我要多陪珏姑姑一會兒,外頭下葬的事情,還有勞你多費心。”
華仁目光略有些怪異,但也知趣地沒有多問,揖手告退。華灼輕吁了一口氣,在心中暗道一聲“得罪”便去推寒冰棺的棺蓋,唬得方氏忙攔下了她,道:“不可對你姑姑不敬。”
華灼低聲解釋道:“母親,這塊龍佩不能隨珏姑姑下葬。”
方氏一怔,轉而也醒悟過來,正是,這塊龍佩是個禍根,女兒當初毅然將它歸還宗府,正是為了不再沾染皇家事,可不知為何,這個禍根今日竟隨著二姑奶奶的棺槨又回到了榮安堂,誰知道哪一日宗府突然又要索要這塊龍佩,如果讓它隨著華珏一起下葬,他日豈不是還得挖墳開棺,這便也罷了,到那時萬一不慎,暴露了寒冰棺,就又是一項罪名。
“還是你想得周全,怪不得你爹爹特地囑咐你要與二姑奶奶見一面,竟是為了這個,快快,趕緊取出來。”方氏急急地伸手,一想不對,又向棺中的華珏禱告,“二姑奶奶,咱們姑嫂雖從未見過面,卻是真正的一家人,今日為了榮安堂後世安寧,不得不打擾你,還請你莫要見怪。”
把話兒說周全了,她這才幫著女兒一起推開寒冰棺的棺蓋,取出了那塊龍佩,然後趕緊又把棺蓋蓋上,同時連外面的棺槨蓋也一起合上。
“二管家,下釘吧。”
待華灼把龍佩藏好,方氏這才把華仁又喚了進來,棺槨一旦下釘,便再也不可開啟,宮彩,啊不對,現在是華沁宮了,披麻戴孝,跪在了華珏靈前,一邊哭一邊燒著紙錢,雖知她的眼淚都是假的,但見她如此賣力,華灼心裡一時竟不知是什麼滋味兒。
外面堂前的空地上,大作法事,敲敲打打的聲音,穿破了夜空,傳得很遠很遠。
寅時前,華珏的棺槨終於下葬。立碑時,因無法具名,只得留下了一片空白,只有角落裡,立碑人處寫上了華頊的名諱。華灼親手為自己這位薄命的姑姑灑上了最後一把墳土,拍手直腰,正見東方露出了一抹魚線白,彷彿預兆著什麼。
果然,就在華珏下葬後不過半個月,喜訊終於傳回老宅,父親華頊這次述職,不再外放,直接出任翰林院,授龍圖閣學士,專司草詔之職,這個官職品階並不高,不過是個從四品,但卻是能時時面見聖上,參與政事,而且還是專司草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榮安堂果然要騰飛了。
方氏整天掛著笑臉,開始頻頻走訪九里溪的各大鄉紳,她們母女很快就要進囘京,留下老宅這麼大的產業,不搞好鄉里關係怎麼行,就連華灼也沒閒著,邀了各家的小 姐們,今日一小聚,明日一大聚,很快就博了個熱情好客的美名,再加上她在郡城參加雅集,雖然是半途離開,但最後留下的那幅《五言》,還真的幫她出名了,少不得又是一個獨具彗眼的美名,傳到九里溪,她的名聲越發地高了。
倪玉離開江南郡前,本想來看她,卻未能成行,最後只給她送回了那幅《五言》,並另附一封信來,言道必會往淮南府一走,拜訪那位杜小 姐。當時華灼正忙得不可開交,於是沒有給她回信,只派人送了一方自己親手繡的帕子做為別禮。
第327章 再次入京
待到一切安頓好後,已是隔了年,二月裡天氣稍暖,方氏才啟程帶著女兒往京中趕去,走時特地繞了一段路,往秦府去了,十五姑太太為華頊的升職留京的事很是高興了一場,但秦老太爺卻殷殷叮囑,伴君如伴虎,華頊眼下聖眷雖隆,卻不可得意忘開,更要處處小心,時時留意。
最後十五姑太太也私下交待方氏,讓她務必勸華頊收一收性子,榮昌堂縱有千般錯,到底血脈同根,如今兩堂人同處京中,該有的來往必不可少,哪怕面和心不和,也不能教旁人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