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高老師課堂開講了(第2/2 頁)
等於0。心學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就只知道幾句“致良知”、“格物致知”這些口號。
感覺到壓力山大的高翰文完全不明白,怎麼古代的讀書人都這麼厲害。不能再讓他們自由發散下去了。趕緊發言接過話頭。
“張大人說得好,前面三位也不錯。這卻是是一個千古難題,如果不給人們認知世界找一個錨,那一切對的都可能是錯的,一切錯的也可能是對的。”
“雅典的學者也是先從外在世界的有形無形物體開始,直到反求諸己後才發現,我們認知一個東西不僅僅是認知到這個事物,而且還用到了認知的方法。只要找到一種穩定的認知方法,那麼我們的認知也就穩定了,真理也就可以由此誕生。這個最穩定的認知方法,柏拉圖叫他邏輯,而賦予人類存在共通的認知方法的則跟理學相同,他們同樣稱之為上帝”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在《新編洗冤錄》里加入邏輯學的內容,因為作為一個穩定的認知方法,非常有利於我們對以往的知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也有利於我們開創新的知識。”
這一下講完,臺下眾人一下子恍然大悟了。
大悟了兩點,一是泰西之學的邏輯原來是這樣誕生的。二是泰西之學跟我們的程朱理學心學也是同源,同樣是上帝賦予的。同為上帝子民,那泰西諸國就不是蠻夷,而是華夏的兄弟之邦了。
沉醉在自己的小課堂的高老師完全意想不到學生們的腦洞有多大。
“那這邏輯學如何保證認識的穩定性呢?他首先對人的認知形式進行劃分。一個觀點,最簡單的觀點,一般可以分為大前提、小前提與結論三個部分
如剛才我們提到: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是怎麼分解成三個部分呢?
我們知道,結論是必有我師焉,小前提是三人行,那麼大前提自然就是人與人之間總有更善者或更不善者,簡言之就是沒有同等好的人。同時還有一個人都有向他人學習的能力。
這樣,我們來梳理一下,原話就是:人與人之間總存在著差異,如果三個人在一起,一定要向更更優秀的學習,警惕墮落得更不優秀。這個優秀可以是一個人整體優秀,也可以是這個人某個優秀的一面。
如果這樣理解,只要我們證明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差異,這個大前提。那麼聖人的這句話就是萬世不易的真理。
那麼,我們如何證明呢?”
-------------
多謝多謝肝能補臉、月3704等書友的打賞推薦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