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五章 偉大的河南人(第1/1 頁)
與嘉靖那種,面對俺答汗圍攻京城時要麼既要又要,要麼不要不要的主不同,隆慶還是很清楚的,這個時候還硬撐就沒意思了。因為隆慶新政等不起,準確的說是大明財政等不起。
各級衙門已經開始擴充了很多書吏皂役。但是招聘完了,不發工資就辭退。這得多大的反噬啊。
再說,世祖皇帝可以推鍋給嚴嵩、徐階。但隆慶卻做不到推鍋給高拱,那畢竟是自己的授業恩師。
既然在獅城過後的天竺外海,大明鞭長莫及,那就只能談判了。
談判,一方面是尋求合作,另一方面就是等待時機。
等隆慶新政結束,騰出手裡,自然無往不利。
“高老師?你怎麼看呢?是戰是和?”隆慶沒有輕易表態,先嚐試詢問高拱的態度。
高拱還是知道隆慶的意思的,只是一時間有些心疼自己這弟子。為了不耽誤隆慶新政,居然並沒有要求強行維護天子顏面。像世祖皇帝當年,打不贏還一意孤行跟韃靼耗著,就是不同意闕市通商。
古往今來,君臣相得,莫過於此。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有這樣的君王,正是高拱肝腦塗地的時候,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隆慶新政。
這個代價是誰呢?
當然首當其衝的就是高拱自身了,還沒兒子,又這樣高強度工作。以後大機率是要絕後了。
另一個嘛,自然就是河南人了。
“請皇上測回錦衣衛指揮僉事朱七的河南之行。”
高拱斬釘截鐵地說道。
這都哪兒跟哪兒啊。隆慶一臉懵,怎麼又回到河南去了。
高拱也不藏著掖著,細細地把自己的靈光一閃講了出來。
無論和談還是對戰,再為朝廷開闢一條穩定的財源都是必須的。
而眼下,唯一的出路,便是重開西域絲綢之路。
當大明的財貨可以透過陸路運到泰西,那麼海運即使被截斷一時半會兒也無所謂了。
而要重開西域,最關鍵的就是人。
大明的西域之荒涼已經是史上皆無的罕見了。別說西域,大明建國之初,過了西安,就沒幾個能聽懂漢話的了。
這就是明朝好幾次機會都可以統一西域,但最後都放棄了。
現在要重開西域絲路,人是最關鍵的。
而柳常青利用互助組在河南雖然折騰出一些曲折的差錯,但恰好,這些人不管怎麼樣,只要有一個簽發西域就網開一面的出路,不正好解決朝廷的當務之急嗎?
只要河南能源源不斷地為朝廷輸入夯實西域的百姓,那麼其中就算有些許代價也是值得的。
當高拱把自己這個不惜一切代價的方案說出來後,隆慶都有些吃了一驚。
心思轉了很久,很難下決斷。
“皇上,都是天下局勢,無可奈何。一屋哭,何如一路哭?大明自古以來安土重遷,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將來大明百業興旺,這些人都是大明的功臣。能夠參與到新政的變局中,也都是幸甚之至。遷徙,對他們而言,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是嗎?”
高拱很想直接說君王不要婦人之仁。但想著李貴妃好幾次的勸誡,自己說話也委婉了一些。
“好吧,那蔣巡撫的這份奏疏,老師拿回去先放內閣吧”
隆慶像是做了個艱難的決定一樣。顫抖著手將那封信遞了過去。
邊上的滕詳那個鬱悶啊,自己這是才出門吩咐好東廠那邊傳令,這又得出門去改訊息。純當陀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