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把火(第1/4 頁)
如家置業白沙店內,會議室。
“下面培訓第二個內容,電訪。”
很多人把培訓當成輔助做事提升效率的工具,但這一行的培訓,有用不明顯,但“獎勵”作用倒是挺突出。
參加這次“獎勵”的是幾個門店店長和門店內一些業績持續低調的成員,周義受邀作陪,投影儀放的是雷打不動的培訓資料,10年前是這些內容,10年後也還是這些內容。
“要不,這一part由周大助理來主持,大家掌聲歡迎。”白沙店的店長陳樹說,底下前來接受“獎勵”的各門店同事一起鼓掌,來都來了,不管誰在上面,都會配合。
會議室六排共三十六張長桌,前來培訓的是每個店選出兩三個,大一點的門店四五個,偶爾會有新入行或入職的也跟著一起培訓,會議室裡自然是沒有坐滿,周義就坐在最後一排,由於職位發生了變化,也就沒好意思打瞌睡。
“很感謝陳店長的邀請,”周義笑笑說,“我也就代替老闆看著大家而已,還是店長主持就好了。”周義推辭道,本來也不是他的活。
對於房地產銷售新人來講,他們需要培訓,不然連開間進深都不知道是什麼,更不必說什麼容積率得房率,客戶或許不需要知道,但假如客戶問起公攤,丁點地產知識沒有的,多半要解釋什麼是公攤面積,而有知識儲備的,只需回答,不在套內面積裡的就可以算作公攤,陽臺要算進公攤,房屋外的走廊,也會算進公攤,從進入小區開始,公攤已經在計算了。公攤的合理性,也就是設計分配的合理性。
對於已經有了房產知識的人來講,給他們培訓,溫故知新的可能性,更多的是壓縮工作或者休息時間,然而,即使他參加了培訓,下個月的業績排名依舊不會因為他的時間支配,而放他一馬,持續的“低調業績”,迎接他的“獎勵”那不僅是培訓,還有領導的思想工作,還有其他各種各樣持續壓縮他時間的活動出現,不同的中介公司處理辦法可能不一樣,但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要業績,有的人扛不住這種折騰,換一個詞叫“壓力”,會選擇退出,但換一個地方,等待他的,還是業績的榜單,直至扛不住的這些壓力的人徹底從行業淘汰掉,這也便是銷售的殘酷。至於有的人扛住了,那也是應該的,他也理所應當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東西。
培訓一開始就是一下午,有時候會連著兩天,銷售的門檻是低,誰都能幹,但行業和客戶的要求高,行業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做派,而大部分的客戶不提要求,假如達不到要求,那不是換一個人來提供服務,就有可能換一家置業公司,或者換一個專案案場。
凡是需要業績的行業,或者公司,抓業績的方法有不少,越沒業績越培訓,培訓完了,甚至還有可能會考試,當然,坐在最後排的周義也知道培訓的作用小之又小,但他也是認同這一做法的,作用沒有,但形式不錯,不磨客戶,那就要被管理辦法磨,磨了客戶沒效果,就要換辦法磨,好事多磨。
周義也不是來搞革命或者來改革的,如果培訓能出業績,他樂意天天培訓,銷售裡的所有東西,不算是都幫助的了成交,但若廢棄舊的東西,其實也沒有更好的方式,這樣就是約定俗成的規則。
【】
【】
“客戶來了麼?”
“嗯,馬上。”
“那個風水先生,確定也來麼?”
“來,那個風水先生說的什麼玩意兒,更別說回答了,他一開口,我都要崩潰了。”
情況是這樣的,在培訓之餘,周義也抽人進行盤客,盤客是另外一種檢查日常的方式,大致的問題也就是,有沒有客戶,客戶什麼反饋,能不能邀約,有什麼抗性等等,在盤客過程中,一個門店新入行的銷售也趁機會尋求周義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