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因為聽了荷爾斯泰因的分析後,他心中已有定見。
在威廉看來,荷爾斯泰因以放棄《再保險條約》向英國邀功輸誠的想法顯然是有問題的,但是他主張早日同俄攤牌卻是和瓦德西意見一致。
赫伯特從純粹外交的性質闡明瞭續簽條約的好處,但他也很清楚,這並不能保證法俄的最終結盟。
一個面積是德國40倍,人口是德國近3倍,而且工業實力正在穩步增強的龐然大物就位於自己的近旁,任誰都會心生不安。
威廉清楚的知道一點,那就是德國爭霸歐洲的終極對手必然是英國,以此為邏輯起點,則德國有兩條路可選,一條就是徹底打敗俄國,然後安心發展海軍,和英國爭奪霸權;另一條就是和俄國結盟一起對付英國。兩條道路的區別在於,第一條更加困難,但命運卻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第二條雖然更容易使英國屈服和妥協,但最終的結果卻不是德國自己能掌控的。
威廉依然無法做出最後的決定,既然如此那就先續簽條約吧,至少還可以把選擇權保留到日後再做決斷。
反過來說,如果現在明確拒絕俄國,那將來想要聯俄抗英,幾乎就是不可能了。
此刻,在威廉看來瓦德西的辦法倒真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選擇,至於會不會被說成背信棄義,呵呵,威廉的心靈可沒那麼純潔,豈不聞“不可沽名學霸王”麼。
於是,他說道:“荷爾斯泰因男爵的話雖然不無道理,但是我堅信德俄兩國的友誼乃是德國外交的基石。不僅我的祖父臨終前曾囑託我,俾斯麥首相臨終前亦曾囑託赫伯特,德國只有保持和彼得堡的友好才是安全的。所以,我決定續簽《再保險條約》,不過俄國想要獲得我們的善意承諾,理應在某些重要方面給予重大補償才是。”
威廉以不容質疑的口氣宣佈了自己的決定。
他接著吩咐道:“謝林首相,請您在會後召集內閣成員進一步商討,俄國在貿易和關稅方面應該對我國做出何種讓步。我想把新的《德俄商約》作為附件和《再保險條約》捆綁在一起簽署。赫伯特侯爵和荷爾斯泰因男爵,請你們再仔細斟酌《再保險條約》的條款,看看是否需要增加或修改某些條款,以對我國更為有利。”
第十九章 定計
歐洲五大國之間的外交牽一髮而動全身,俾斯麥首相利用嫻熟的外交手腕,使柏林成為1870-1890年代歐洲的外交中心,並籍此保證了新生的德意志帝國的國家安全。
但是,隨著各大國內部矛盾的加劇,各國統治階層都都急於在外交上取得成就,以轉移國內矛盾。隨著外交矛盾的愈發尖銳,《再保險條約》遂成為了俾斯麥外交時代的絕響。
透過和赫伯特以及荷爾斯泰因的交談,威廉倒是覺得《再保險條約》本身並不那麼重要,因為不續簽條約也並不一定使法俄迅速靠攏,續簽條約也不會終止法俄兩國的結盟嘗試。
對於處在歐洲邊緣的英、俄兩國來說,追求“自由行動權”和“最後出牌權”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德國只要不表現出強烈的侵略**,俄國是沒有興趣和法國結盟的。更何況兩國在意識形態上還存在著巨大差距。巴黎是流亡在國外的俄國**人士的最大據點,沙皇則對有弒君前科的法蘭西共和國充滿了懷疑。
更何況,《再保險條約》只是約定,當法國主動進攻德國時,俄國保持中立。如果俄法兩國決心結盟的話,大可仿照《德奧同盟條約》的形式,締結一份共同防禦條約,這和《再保險條約》並無抵充。
所以說《再保險條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國的真正態度和行動,而此刻,這一切將取決於威廉的心意。
歷史上,德國之所以在1914年冒險發動戰爭,和英、法、俄三大強國同時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