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4/4 頁)
法軍野戰條例的突擊戰術,是依據步兵部隊向前衝刺二十秒鐘,推進五十公尺,而敵人來不及端槍、瞄準、射擊這一估計制定的。正如後來一個法國士兵痛心疾首所說的那樣,所有這些“在演習時那樣苦苦操練的科目”在戰場上證明是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敵軍機槍只需八秒鐘而不是二十秒鐘就可以射擊。野戰條例也還核定:用七五毫米口徑的大炮發射的榴霰彈會迫使敵人抬不起頭來而只能“朝天開火”,從而“壓制”防禦一方。然而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卻是:敵人在榴霰彈轟擊下如有壕溝上的胸牆掩護,是可以向進攻者繼續從槍眼裡直接射擊的。
薩爾堡要塞是德軍在邊境地區的三大要塞之一,也是唯一完成加固的要塞,從1888年開始,所有掩體都用鋼筋和石灰石重新加強,以應對使用雙基火藥作為發射藥的新式大口徑火炮的轟擊。
僅僅第一天的戰鬥,法軍在中路便傷亡8000餘人。
第三天,法軍的重炮部隊終於被調了上來,但是對薩爾堡要塞連續24小時的轟炸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當法軍步兵攻擊再次失利的時候,德軍士兵竟然從壕塹和掩體中衝了出來,對法軍發動反衝擊。
相比較而言,法軍右翼部隊是最順利的,部署在右翼的第四集團軍在付出一萬餘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攻克米盧斯,並沿著孚日山北麓向德軍的下一個要塞——科爾馬挺進。
法軍的左翼部隊戰果有限,不過損失也不大。第二集團軍以主力包圍梅斯要塞後,分出兩個師兵力繼續向北攻擊,但隨即遭遇德軍野戰部隊的阻擊,雙方大戰一場,法軍終因兵力不足而停止了攻擊。
當然,最讓法軍統帥部頭疼的還要屬中路的法軍,堅固的薩爾堡要塞猶如戰神一般屹立不倒,法軍已經在這座堅固的堡壘下陣亡近三萬人,取得的成果僅僅是清掃了部分外圍工事。在計劃中,這座要塞是要用不超過四天時間拿下的。
到開戰第十天,法軍傷亡已經高達七萬人,但取得的戰果實在有限,雖然他們將戰線推進到阿爾薩斯腹地,但卻並未能殲滅多少德軍的有生力量。德軍方面的戰鬥傷亡只有微不足道的六千人而已。
戰爭開局失利的陰霾深深籠罩在法軍統帥部的每一位將領的心中,讓科勒爾將軍第一次對自己的決定產生了懷疑。
第九十七章 邊境戰役(一)
西線戰鬥打響後,德軍最高統帥部迅速從東普魯士遷往斯德拉斯堡,在瓦德西的作戰計劃中,這裡就是最後的防線。
毛奇將軍早在1887年便提出了一份西線防禦作戰的備忘錄,他立足於堅守要塞和遲滯敵人進攻的思路,要求“在全線退守萊茵河右岸以前,務必和法軍進行一場較大的戰役”,他認為即便兵力不足也一定要在萊茵河左岸和法軍打上一仗,否則士氣會難以維持。
如今,瓦德西卻不會再為兵力擔憂,因為第一有奧軍的幫助,第二波蘭人才是東線戰場的主角,德軍只要在初期階段殲滅俄軍邊境之敵,把波蘭人從沙皇的統治下解救出來便是完成了任務。
但是情報工作出身的瓦德西深知虛虛實實的道理,在他的要求下,整個東線作戰,德軍使用了整整40個師的番號,幾乎每支部隊都有另外一個不同的番號,以迷惑俄軍。由於德軍在初期階段的連續勝利使得俄軍甚至一直認為德軍真的在東線集中了幾乎全部的軍隊。
在里加方向攻擊停止後,德軍的空虛終於暴露了出來,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