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5 頁)
故針已出。則微陽之氣。隨針外洩。陰氣獨行於內。此陰陽不和。不能交相 守。而微陽之易脫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
徐振公曰。此言陰中有陽之人。數刺而始知也。陰中有陽者。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難於往來。
故數刺乃知。此陰陽 守於內也。二節言多陰少陽之人。有陰陽之相離者。有相守者。陰陽離合之道。
行針者不可不知。仇汝霖曰。多陰少陽。故陰陽不合。陰中有陽。故陰陽相和。蓋陽生於陰也。
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徐振公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神氣之易散也。多陰之人。氣隨針出。微陽之易脫也。陰陽有離有合。氣之有浮有沉。粗工不知浮沉離合之道而失之。以致數刺而病益甚也。夫五音之形。
陰氣多而陽氣少。左右太少之形。陽氣多而陰氣少。故善用針者。調其陰陽。而使形氣之無過焉。
仇汝霖曰。神氣者。五臟之神氣也。重陽之人。使神氣外弛。則愈亡其陰矣。多陰少陽之人。使陽氣隨針而出。則愈亡其陽矣。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也。
卷八
上膈第六十八
屬性: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飲食入而還出。餘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 時乃出。餘未得其意。願卒聞之。岐伯
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
積聚已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
癰上皮熱。(管脘同)
此言汁沫積於腸胃而成癰。膈者。內之膈肉。前連於胸之鳩尾。後連於脊之十一椎。旁連於脅。膈上為膻中。名曰氣海。上焦宗氣之所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所以燻膚充身澤毛。膈下胃腑之所居。名水穀之海。受中焦之氣。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面板。若因於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病在膈上者。食飲入而還出。因於膈下者。食入時乃還。 時。周時也。夫胃者。水谷血氣之海也。汁沫者。胃腑所生之津液。滲出於腸胃之外。
募原間之孫脈絡脈。化赤為血。注於胃之大絡。從臟腑之經隧。外出於面板。如因於外邪。以致汁沫滲留於腸外。不得散。則日以成積矣。如因於內傷。汁沫留於腸內。漸積而成癰。此皆因於中上二焦之氣有傷。不能宣化輸布。故帝曰氣為上膈。蟲為下膈。上膈者。上焦之氣也。下膈者。中焦之氣也。蓋蟲為陰類。遇陽熱則消。中焦之氣虛寒。則陰類生聚而上食矣。寒汁流於腸中。則腸胃充郭。而衛氣不能營於外。則留積而成癰矣。其癰在脘內者。即痛而深。其癰在外者。則隱見於外而痛浮。在癰上之腹皮則熱。徐振公曰。此節亦承前數章而言。謂形中之肌肉血氣。藉胃腑水谷之所生養。若食飲入而還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則形氣消索矣。此皆因於喜怒不節。若傷於五髒之形。則成五臟之積。傷於腸胃。則成腸胃之癰。本經曰。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而為癰。
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曰。微按其癰。視其所行。先淺刺其旁。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沉浮。以為深淺。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癰乃潰。伍以參禁。
以除其內。恬 無為。乃能行氣。後以鹹苦化谷乃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