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黃泛區的形成(第1/2 頁)
當時的國民黨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統計:河南、安徽和江蘇3省44個縣因此受災,390萬人外逃,經濟損失近11億元。
其中5.4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盡受滅頂之災,1250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死於滔滔洪水。黃河改道8年零9個月,黃河水漫流,淤塞水道,滿溢湖泊,阻斷交通和航運,
沙湮良田,生態惡化,形成了穿越豫皖蘇3省44個縣的黃河氾濫區,簡稱黃泛區。
雖然獨立師撤往了洪澤湖,但黃河水與淮河水匯合後,水量急劇增加,導致洪澤湖水位迅速上升,造成嚴重的洪水災害。
洪水淹沒了沿岸的大量土地,包括農田、村莊和城市,給洪澤湖周邊帶來了毀滅性的損失。
生態環境破壞:洪水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嚴重破壞了洪澤湖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
洪水退去後留下的淤泥覆蓋了肥沃的土地,影響了土壤結構和農業生產,同時,洪水還導致水質汙染,影響水生生態系統。
經濟和社會影響:洪澤湖周邊是重要的農業區,洪水導致大面積農田被淹,農作物受損,嚴重影響了當地的農業生產能力和民眾的生活來源。
此外,洪水還破壞了交通、水利設施,增加了疫情和饑荒的風險,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上因大面積的洪水迫使洪澤湖周邊大量人口逃離家園,形成了難民潮。
但現在有了沐奕與獨立師的存在,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為了賑濟災民。
沐奕果斷拿出了鎮江一役中所獲取的物資,確保了洪澤湖周邊大量人口不會因為洪水而出現饑荒事件。
加上獨立師的醫療團隊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完全解決了因洪水而造成的疫情。
花園口決堤後的一年之中,沐奕與楊進開始組織清平會的所有成員,搶救災民,安置災民恢復災後重建。
也是有了清平會的存糧的穩定供應讓百姓吃飽,也杜絕了疫情肆虐,這也讓洪澤湖周邊百姓,對清平會感恩戴德。
同時,由於百姓們的感激,紛紛鼓勵自己的兒女參加了清平會,這一舉動讓清平會再一次的快速膨脹了起來。
洪澤湖一座穆墩島的島嶼上,此時經過獨立師的改造,已經建立起一座地下軍事指揮中心。
此種建設方案是由沐奕設計建造,他考慮到日軍偵查飛機的緣故,只在島嶼建設一片茅草屋,用來迷惑日軍偵察機。
指揮中心內,楊進,劉軍與沐奕同處在一間有些潮溼昏暗的房間內,楊進率先開口:“四弟!如今雖然清平會和第一軍膨脹的厲害。
可是我們眼下物資是日漸緊缺,尤其是糧食和藥品。所以我覺得我們不能單靠之前儲存的物資過日子,必須得想辦法開源節流。”
劉軍點點頭,緊鎖眉頭:“是啊,二哥說得對。我們的醫療團隊雖然能暫時控制住疫情,但如果後續藥品跟不上,情況恐怕會再次惡化。
而且,隨著人數增加,糧食消耗速度遠超預期。”
沐奕沉默片刻,眼神堅定地望向二人:“我明白當前的困境,所以我們必須雙管齊下。
一方面,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貿易聯絡,用我們現有的資源交換必需品,尤其是糧食和藥品。
島上資源也要充分利用,我們可以組織人力開發島上的自然資源,比如漁業、小型農業,甚至可以嘗試在穆墩島周邊的水域進行適度的水產養殖,以緩解食物短缺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會盡快滲透進日戰區,想辦法搞到更多的糧食,武器彈藥以及藥品。”
沐奕的語氣沉穩而堅決,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
所以我會親自帶領特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