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隆基股份股票 > 第927章 1016帝師

第927章 1016帝師(第3/4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重生修仙,從蟻族開始跳下十八樓我與仙女互換身體長白劍?賤宗!封神再世之混沌重臨無影無形仙皇命運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凡人修魔:我要一步一步走到最高寧做妖,不為仙高階修仙界快沒了?家族修仙:低調在雲霧之下仙途覓夢行仙魔與人異世:沒靈氣咋修真終末的神蹟領主的貓傲世劍尊風雲傳影源世界人間異法獸語通神

要讓他講出理由,那些理由是能說出口的嗎?

“善貸,可是那書有什麼不妥之處?”

儒臣是尤其要面子的,即使在皇帝面前,也要端住架子,而讓皇帝屈尊來尊敬我。

或許這也是誤打誤撞,魏廣德只是意識到張居正的教學模式不好,也知道嘉靖皇帝馭下手段了得,所以才選擇多和他講嘉靖朝舊事,讓他心中多少對權謀有個概念。

萬曆皇帝沒有學到精髓,自然不會使用,即便朝堂上已經出現了所謂齊浙楚黨和東林一系,卻不知道該如何介入,平衡他們的實力。

魏廣德懶得回答,只是反問一句,就讓陳矩啞口無言。

《周易》稱九為陽爻、六為陰爻,這上下兩部書在選取事例時分別以九九八十一或六六三十六為數,用以區分善惡,暗合《易經》,可謂用心良苦。

確實,張居正和他選定的翰林,都是朝中飽讀詩書之人,才華肯定是有的,教普通學子當然沒有問題。

如果十多年前的事兒也算曆史的話,魏廣德還就是講的歷史。

陳矩更加奇怪了,自然要追問。

比如在《聖哲芳規》第17則《卻千里馬》中,編撰者就在講釋漢文帝為什麼拒絕臣僚獻千里馬的動機時評論道:“夫千里馬是良馬也,文帝以為非天子所宜用,尚且不受,況其他珠玉寶貝、珍禽奇獸?

不切於人主日用者,又豈足以動其心乎?

書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

正文帝之謂也。”

“善貸,你考慮過沒有,你講的那些事兒,和皇爺從書上學來的,多少會有矛盾,屆時皇爺又該如何自處?”

陳矩知道了原由,也覺得魏廣德的話有道理,又是更加疑惑。

對於所取事例,每一則還有一個標題,標題全部以四個字為限。

當自己發覺身子骨兒不行了,知道單靠張居正制衡不了高拱,又急忙召回魏廣德,希望他的加入能夠讓內閣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每一則事例都有情節、有人物,內容皆出自史籍,“記載未詳者,不敢採錄”,除引錄史籍之外,各篇還附有用當時的白話文寫的講釋,有的篇目後面還間或有一些簡短的評論文字。

魏廣德壓低聲音小聲解釋道,“他該學的,更多的還是他祖父,先帝嘉靖皇帝的御下之道,而不是講什麼君臣和睦。”

魏廣德實際上已經點出了矛盾,而陳矩也不是傻子,多少意識到點什麼。

皇帝要學的,應該是王道而不是儒學。

書上的至理名言他也是熟記在心,可是他也明白,朝堂上的事兒,牽涉的其實是皇權和相權之爭。

而且,最關鍵的還是,萬曆皇帝明明意識到問題所在,他卻束手無策。

而年少的朱翊鈞也不負眾望,年紀小小的他為人處世頗有一代賢君的風範,不過魏廣德卻知道,剛過易折。

對張居正的這些諄諄教誨根本沒聽進耳,反而適得其反,當這位“少師兼太子太師”一死,他便全面推翻張居正倡行的新政,從此晏處深宮,荒疏朝政,並公然傳索帑藏,成為明朝又一個昏庸透頂的帝王。

陳矩終於想通了魏廣德上課和其他翰林講經的不同之處,除了規定的經書外,講的卻是歷史。

培養完美帝王和制約皇權是徒勞,而尊隆儒臣的權威是臆想。

魏廣德只是淡淡說道。

“我會讓他學會思考,學會知曉自己的利益到底是什麼。”

張居正主持編撰這書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即為“視其善者,取以為師”;“視其惡者,用以為戒”。

你說,到那個時候,陛下會如何作想?”

可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明朝貴公子嬌卿我和反派的高危日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