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第1/2 頁)
他緩緩地抽出了牆壁上掛著的武士刀……
第二十章
第一節
解放軍於12月29日的反擊行動,規模巨大,氣勢也不錯,可惜成果並沒有預期的好,除了南部取得的一點戰果之外,其它方向均幾有價值的成果,整個反擊行動沒有進行幾個小時就不得不停了下來,好象解放軍對美軍有點無可奈何!
面對於這樣的結果,俞登的心情非常難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他後悔不應該迫於民間以及政府方面的壓力,在反擊準備工作尚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發起這次反擊,以至於反擊的力量不足,最終導致反擊失敗。可是他的對手--史迪特沒比他好受一點,因為形勢不容樂觀,正如一名美軍軍官所說:&ldo;除了航空母艦之外,他們擁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裝備,而且數量與質量上的差距正在縮小。&rdo;
史迪特已認識到自已此前對形勢的估計錯了,他沒有想到,中國軍隊的抵抗是那麼頑強,戰鬥力是那麼強,以至於他的部隊耗費大量時間,付出巨大損失之後,取得的成果依然有限,相比之下,他們在伊拉克所遇到的情況已經不算什麼。更讓他吃驚的是發現中國民眾的反應,確實的說他無法理解中國人,在他的印象中中國人安於享樂,缺乏愛國心,存在內部不團結等諸多毛病。中美戰爭開始後,中國人中也出現對戰爭的恐懼心理,許多人就收拾東西逃亡了,許多的秩序出現混亂,人們的反應可謂應有盡有,有人貪生怕死,有人勇敢上陣,唯一沒有的人是公開反戰的人,預想中的反戰力量並沒有在中國大地之上出現,確切的說&ldo;反戰&rdo;與&ldo;叛國&rdo;已沒有區別,&ldo;叛國者死!&rdo;又是不成文的法則。這些情況發生於中國大陸也許是正常的,畢竟中國政府依然控制著中國,然而海外華人身上發生的某些事情就不正常,中國留學生紛紛以&ldo;愛國&rdo;為由回國沒什麼奇怪的,然而許多已取得綠卡,甚至它國國籍者竟也紛紛前往中國,準備為中國政府效力,彷彿國籍對他們沒有約束力或者意義,好象只要身體裡流著中國人的血,那麼他就有義務為中國而戰。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正發揮著作用,中國人可能缺少國家觀念,但絕不缺少民族觀念。這一切讓他想起來了,一句話:&ldo;中國人能接受一駕被擊落的u2,但很難接受一雙美軍的皮靴。&rdo;
由於形勢發展並沒有預期的好,史迪特已不再抱有那種迫使中國屈服的想法,他只希望能夠在有利的形勢下,與中國進行談判,最終體面的結束戰爭,即便因此要放棄臺灣。正如一名美國歷史學家所說:&ldo;我們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但我們不會征服中國,因為那樣的成本是我們不法承受的。&rdo;
不過此時他的信心還是有的,他相信中國人抵抗意志也已達到極限,只有再加一點壓力就可以摧毀了中國人繼續打下去的意志,那麼戰爭也就結束了,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方法是攻克上海,他特意為這個計劃取了一個好叫的名子:&ldo;慶功&rdo;。現在距離這一目標已經不遠了,上海已近到指尺,美軍前鋒已攻至松江-閔行一線。唯一的問題是,他缺少一支部隊來實現這一目標,不過很快一支援軍趕到--美陸軍第4機步師。第4機步師是美軍第一支數位化師,可以說精銳中的精銳,裝備精良,人員素質更高。除精銳的部隊之外,他又這次進攻行動準備了大量物資,甚至不惜為此剋扣其它部隊的補給,引起許多人的不滿。由於有充分的準備,他對於&ldo;慶功&rdo;計劃的前景非常樂觀,他在給女幾的信中寫道:&ldo;如果順利,我們將在一週內結束戰爭!&rdo;
他為這個計劃的實施選了一個好時機,中國軍隊發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