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進擊的勇氣(第1/2 頁)
第227章 進擊的勇氣
對於遠征金帳汗國,米爾恰在做出這個決定後就有些後悔了,為什麼不先把安納托利亞拿下來再北上,現在這樣各方都有一點土地,自己肯定會顧此失彼的。
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要對方提出和談,他就撤兵,畢竟來日方長。
為了防止奧斯曼偷襲,彼得在離開之前就先將偵察隊放在邊境一帶,同時利用商人蒐集奧斯曼的情報。軍團的招募重新開放,嚴格按照彼得的要求來進行。火器工場也進行擴建,火藥放在乾燥的地方儲存,還有火箭、地雷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讓他看看會有哪個不長眼的撞上他們這堵鐵牆。
在君士坦丁堡的日子是緊張和悠閒並存的,彼得在處理政事後會去看看之前羅馬皇帝的陵墓轉轉,還自己出錢幫他們修復,因為大部分的陵寢在1204年被損毀。
這次彼得來到巴西爾二世的墓地,他沒有葬在拜占庭傳統的皇家陵地,而葬在他的騎兵訓練營地。彼得為他復原陵寢,還將之前的碑文刻在上面。
從上帝讓我取得偉大帝國的土地之統治權的那一刻起,
我的生命每時每刻都在保持著警醒,
以保衛新羅馬的孩子們,
勇敢地進軍西方,
直搗東部邊疆的最遠端,
沿著阿巴斯戈,伊斯麥爾,阿拉皮斯,伊斯貝爾,
波斯人和斯基泰人為此作證。
好心的人啊,
為回報我的征服,
照看我的墳墓,報答我吧!
彼得還在下面加了幾句。
上帝的子民重新拾起刀盾,
兇惡的異教徒還在虎視眈眈,
偉大的新羅馬不會重蹈覆轍,
我們是上帝的臣民,
帝國的榮光不會散去,
君士坦丁堡永遠會在這裡等待他的主人。
這幾句話就像宣言,宣告羅馬的盛世開始迴歸。也是彼得的決心,將東羅馬重新推到頂峰。
米爾恰不在,彼得就大刀闊斧的進行內政建設。他推動羅馬帝國沒有維持下去的分配土地政策,除了士兵,那些運輸物資到戰爭前線的民夫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當然是戰爭勝利的情況下。貴族在出力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土地和莊園。
這樣其實就是歐洲版本的軍功爵制度,軍功爵制的實施之所以能夠吸引人,主要因為爵位背後的利益刺激。相應,物質資源的供應就顯得極為重要。由於戰爭越來越多,由此得到物質利益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需要的資源量就會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資源供應潮推動下,對物質資源的要求尤其重要。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供應,則軍功爵制必然失去設計初衷內含的基本意義。也就是說,資源支撐決定著軍功爵制的實施範圍和持續深度。
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加以支撐,則不可能形成軍功爵制。這裡面也有一個資源相對滿足度。而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士兵參軍打仗最想獲得的報酬就是土地,瓦拉幾亞對東方的不斷征服就是他們參軍的最好推動力。
安納托利亞在經過穩定後已經逐漸融入瓦拉幾亞的治理下,受益於地理位置,當地的關稅收入直接從30萬增加到90萬。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商業和農業得到了恢復。
在最為關心的財政問題上,依靠驅逐猶太人得到了一定的緩和。儘管在過程中會有官員和士兵中飽私囊的情況,但大部分還是乖乖上交給了政府。僅雅西一地就獲得了90萬列伊的金額,還不包括不動產。
這些猶太人被驅逐後向更為寬容的波蘭和立陶宛轉移,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甚至還有東方耶路撒冷的稱呼,他們去那裡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
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