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轉變(第1/2 頁)
衛鋒和衛羽將嬤嬤架了下去,房中只剩下蕭、陸兩人,面對面坐著。
“前段時間,我在滄州逃難的難民中抓到幾個煽風點火的人,其中有一女子,長相幾乎與這嬤嬤一模一樣。”大概是遺傳基因隔代遺傳的原因,自這嬤嬤進來後,她總覺得面善,似乎在哪見過,細細琢磨一下,便想到了前幾天剛被她故意放走的那個婦人。
蕭清瑤便將這件事大致同陸翊交代了幾句。
陸翊沉吟片刻,總結道:“既然還會點武功和易容術,那便是當初趁亂,將她一同帶出皇宮,後又輾轉去了青雲盟。”倒是前後都對上了。
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三個女子跟這位前朝皇子扯上關係了,滄月、馮玉臻、嬤嬤的孫女。
感覺個個都是死心塌地,為他賣命還要回來數錢的戀愛腦。
捋順了這一小段前因後果,蕭清瑤其實能理解這位皇子為什麼這麼變態,厭世到想要拉著大家一起死,就是那種很純粹的想把你們都噶了,再噶了我自己的瘋子。
“子衡為我擋了一箭,幫他處理傷口的時候,發現他身上全都傷,後來我向為他診治的暗衛確認,那是被蠟燭燙傷和步搖之類尖銳的東西扎出來的傷口,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好肉,他的腳只剩下五個半腳趾,多出來的那個趾頭似乎被利器割掉了。”
“青雲盟的義子、姜雲洲和子衡都是同一個人——前朝大皇子,按照前朝劉氏譜牒排輩排字的話,他才應該是真正的劉肇懷,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子,而在他後面落地的弟弟,應該叫劉肇仁。”
不愧是三元及第,這麼年輕便爬上戶部尚書之位的陸翊,如此冷門的資料能扒拉出來了,還如數家珍般一字不漏的記下。
忍不住在心中腹誹一番,蕭清瑤便想起前朝一直遵從的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規矩,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繼承權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因為爭奪繼承權而引發家族紛爭。
蕭清瑤有瞬間的愣怔,她想到了先皇,也就是她祖父留下的遺詔和罪己詔。
先皇的為人處事,從他留下的那些手札便可以窺探一二,他是開國帝王,殺伐果決,從不拖泥帶水,卻在立儲這麼重要的事上留下這麼大的漏洞,這完全不符合他的脾性。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她,那個擺在面前的事實。她只是一時不敢深想,卻也知道逃避不是辦法,這件事早晚會爆發,到那時候,局勢恐怕會一發不可收拾。
垂眸斂目,掩去眼中的情緒。
陸翊正好在半明半暗的燭光下,他揹著光,深邃如海的眼中倒映著小小的蕭清瑤。
她是一個不會將真正的喜怒外露的人,從他們第一次遇見開始,她表現出來的一舉一動,都是她想讓他看到的。
她不信任任何人,哪怕在危機時刻,鋌而走險的救了他,也只是出於做人的底線,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她把這些線劃分得很清楚,百姓是她作為蕭氏皇族一份子的責任,大昭的井然秩序也是這份責任的一部分。
她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而高看或者低看誰,一視同仁的標準是對方是否觸及她心中的那條線,而這條線很複雜,也許涉及到道德標準還有其他一些東西,大概只有她自己心中清楚。
這樣清醒理智,不會被任何人左右的人,反而更適合……
“這麼多年,按照劉肇懷接濟和安置百姓流民的數量,再加上青雲盟在江湖上的號召力,恐怕他手裡的人已經不低於七八萬了。”
這麼長時間,這麼大的動作,還沒有被朝廷察覺,這背後就不僅僅只有一個世族支援那麼簡單了。“……這種時候,劉肇懷主動找上門,必有不為人知的事。明天一早我要趕回京城,外面的事,就先交給你了。”蕭清瑤說著就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