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交易所的崛起(第1/2 頁)
數字貨幣和法幣的世界之間,有著巨大的技術鴻溝,就像橫亙著一條巨大的河流。
在交易所誕生前,投資者需要光著身子游到對岸,並承擔各種交易風險。這注定是一個只有少數人能參與的遊戲。
在比特幣的第一次大牛市之後,數字貨幣交易所開始繁榮發展。oKcoin,火幣、幣安,coinbase、bitFlyer、bitmEx、bitfinex等交易所開始崛起。
數字貨幣交易所架起了一道橋樑,投資者可以像開一個股票賬戶一樣容易地買到比特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數字貨幣交易所甚至是大眾唯一購買比特幣的地方。
無論後來比特幣如何漲跌,來自法幣世界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了數字貨幣的世界,支撐起比特幣的交易價格,數字貨幣領域的各種創新得以持續。
從誕生之日起,交易所就在用各種方式開拓法幣世界的客戶。
在比特幣面前,還有更大的兩個高峰——如何進入主流金融機構的投資組合,如何進入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這非常困難。
比特幣就像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它和所有的資產品類都不一樣,與現代的金融機構格格不入。比特幣市值已經和白銀相當,但你無法把它存在你的銀行賬戶裡。
從比特幣白皮書釋出,到創世區塊誕生,全世界金融體系處於水深火熱之際,中本聰就如同理想國走出的極客騎士,拉開了貨幣革命的序幕。
然而,備受爭議的比特幣卻沒對法幣體系帶來任何衝擊,反而發酵了它的另一屬性:財富道具。
在2011年,科幻小說作家劉志鵬(長鋏)與北大金融系學子吳忌寒,建立了國內最早的比特幣論壇和資訊網站巴位元。
“南瓜張”張嘉楠製造出世界第一臺ASIc比特幣礦機“阿瓦隆”,烤貓造出了第二臺。
2012年底,吳忌寒在微博上寫到:歡迎來到比特幣網路。這裡是網際網路上的金融自由港、免稅貿易區和無政府主義天堂。
有了兩位極客信徒的帶頭衝鋒,中國比特幣世界湧入了大批淘金者。
幣所市場也來了幾個創業老炮。
前團購導航網站人人折創始人李林,創辦了火幣網;創業不順的徐明星離開豆丁網,創立oKEx的前身oKcoin。
次年,旅遊衛視美女主持人何一與彭博社期貨研究員趙長鵬加入oKcoin,形成幣圈聞名的鐵三角。
但鐵三角並不牢靠,僅維持一年,何一與趙長鵬相繼離開,後創立幣安交易所,與徐明星從東家變冤家。
比特幣造出了一大批富豪,早年在新東方當英語老師的李笑來便是最典型的一個。
他在2011年買了10萬枚比特幣,自稱是中國“比特幣首富”,不僅創立了位元基金,還成立雲幣網,做起幣所生意。
2013年比特幣價格的瘋漲,是中國整個虛擬貨幣市場的狂歡。然而,比特幣造富狂歡的背後,藏著暴漲暴跌的行情,有人一夜暴富,自然有人傾家蕩產。
2013年中,海外出現第一家比特幣期貨交易所——796交易所。期貨式的交易規則允許做空,高槓杆玩法引來國內多家幣所紛紛效仿,新一輪狂歡掀起。
比特幣發展至今,早已背離了中本聰的初衷,沒能成為避免悲劇上演的信條,反而成為製造出悲劇的財富道具。
李林曾公開表示:“2013年有很多人認為比特幣是騙局,甚至持有一個比特幣就很丟人,覺得你居然搞傳銷了。”
2005年,徐明星在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專業本科畢業,隨後讀碩士途中退學。退學後到雅虎中國實習,負責搜尋技術。
2007年,結識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