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4/5 頁)
花船的船尾,突然出現了一塊陸地,陸地上有一個巨大高約五丈的奇石。
傅千雪下了花船,才看清這奇石是一僧人修佛的姿勢,寬袖佛衣,眼睛眉毛精緻無比,幾可亂真。
荷花水榭中突兀出現了一尊大和尚的塑像來,任誰來看,都會覺得的詫異。
傅千雪經過這尊羅漢神像,向前一看,前面還有不少,一一數來,共有一十八尊羅漢塑像。
這十八尊羅漢塑像,尊尊神情栩栩如生,只有完整度的差別。
傅千雪一時看不出什麼是非來,謝先生卻插口道:“這或許是傳言中,千古第一寺龍藏寺的十八護寺羅漢,能出現在承天陵中,倒奇怪的很,讓人想不通。”
傅千雪從謝先生口中得知,這十八尊和尚塑像的來歷,有點眉目了。
“龍藏寺雖覆滅了有幾千年了,但有心窺視龍藏寺寶藏的修士一直不少,這十八尊羅漢塑像,似乎包涵了一種極為厲害的龍藏寺佛經,估計是被人有心收集到了此處。”
謝先生與傅千便走邊看,荷花池深處的這片塊陸地,除了擺放了這十八尊羅漢神像,陸地的尾端,還有一條蜿蜒的竹道,被草叢掩著,陡峭的通向荷花池水面下。
兩人沒得選擇,走下荷花池水下的石階,踏及到水面上的第一道石階時,荷花池的水面,突然朝兩邊分開,傅千雪的腳下卻未沾到一點水跡。
傅千雪倒沒像謝先生那般吃驚,一步步走下石階,頭頂上的荷花蓮葉,又重新合上。
越向下走去,水色越是清澈,石階兩邊的景色越顯清渺亮麗。
走到水底,石階的盡頭,是間竹製的精舍,從外頭的佈置來看,像是佛寺裡潛心念禪的清心場所。
傅千雪推開虛掩的門扉,果真如傅千雪所料。
這裡像是遠古龍藏寺裡,一間用來清心修禪的靜房。房內佈置精緻,別無浮奢之物,除了正中地上,一塊頂級橙紅靈石所制的蒲團。
四周垂落了幾條淺黃帷幔,布幔上面,就數筆跡各異的“佛”字最多了。
傅千雪靜觀之下,大覺驚詫,這些“佛”字大不一,筆力或深活淺,或濃或淡,總有種不出的駭怪在裡面。(
*本*文*/來自v*v/** 。G ZB Pi。 bsp; Om ;更v新更v快無彈*窗**
第一百五十七章 渡巖禪師
傅千雪不自覺的執行起了風雪劍意,正覺得怔茫中,其中的一些“佛”字,陡然間離開了牆壁,一個個跳將了出來,躍在半空,一個勁的朝傅千雪腦內思緒中鑽去,讓本已傷勢嚴重的傅千雪,大感不適噁心。
心煩意亂之下,順手扶住了手邊的樑柱,指尖觸及卻凹凸不平。傅千雪起初還以為是樑柱年久失修,造成漆木脫落所致,後用心一摸,原來是有字刻在樑柱上。
傅千雪心頭一凜,從不適中清醒了過來,卻意外見到謝先生,不知何時競昏迷倒在蒲團之上,讓傅千雪一驚之下,去觸控體會謝先生的經脈靈氣。檢驗完畢,謝先生的身體機能皆通暢正常,傅千雪這才放下心來,細緻觀看手邊樑柱上的幾行字。
只見樑柱上刻寫道:餘聖元寺渡巖,為求龍藏寺的修佛至寶龍藏內經,在本寺修佛渡禪十年未果後,遠渡抱月洲而來。
哪知,尋找了將近百年,一切空無,就在萬念俱灰的一刻,偶然掉落到了地下的龍藏寺殘垣舊址。因緣際會之下,習得龍藏內經的一點微末道行,略有成後,與同樣經歷的劍佛王右丞,以佛理相論道於此。
傅千雪一口氣看完,這才明白,剛才的眩暈不適。原來是聖元寺年輕一輩中,第一佛修高手渡巖禪師,與劍佛比試佛學道法後,在禪房之中留餘下來的佛力。
未嘗想到,經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