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以無觀有(第1/3 頁)
與神學不同的便是,“無”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影響,它對“有”的觀念便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讓你盡情地去做你自己;它的功能便就只是:“對照”和“襯托”出一切事物的存在。它不會去催促你,或者拖累你,它就只是對照和襯托你,讓你清楚地對比看到自己是誰。
“有和無”不是矛盾,也不是對立的,只有人為在“有”的基礎上,才會樹立起矛盾和對立性的觀念。
萬事萬物自性本空,一切“名天地之母的‘有’”都在“無”之中因為諸殊互跡的條件不同而或更替、或轉變、或變化、或生生不息;
所以,“有”才是“為”的;
而“無”,則也是一切的開始,一切事物從無到有,但讓一切事物開始了以後,卻也並不再代表著道中的這份“無”會消失。因為“無”本來就是不存在的,“無”本來就是人為:為了“道”中的“有”,能夠更好的區分、觀察,能夠更好的對照出前因後果,而不被“有”所迷惑、弄亂方向而定義出的理念。
其道的“無”就只是為了襯托所有的“有”;
此便,在“有、無”中,“道”便化身為了一種我們所認識的共同態,全面看來,即:無為,而無不為。
而至於,“名天地之母的‘有’”到底是怎麼來的,以及是怎麼“為”的,便要再慢慢道來。
那些最為原始的“物”,肯定也不同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物質”,其也許便是會更加地接近於物質最本初、最本身的能量形態,而這也是人類一直探索的方向;即真實的物質世界是怎麼來的,而又是在何等“未始有物”的條件下才能夠“為”出了這般多種多樣的世界。
而又如何才能探索回到於世界逐漸生髮出“有”的那種情形。或許古人們已經在經書中給出了種種模糊的答案,或自矩遇跡,或緣起性空等等一系列描述。
但是,這其中,我藉以古人的智慧,用言語描述的事物再過清晰,都是抽象;而用科學以及實驗、資料等所能夠證實並加以運用的再過抽象,都是直觀,和能夠為我們求用和科普。所以這部分有關於“有”之間是如何變化的,其變化的條件、遇跡等的自矩方式,就還是要留給科學前來細緻解釋;
此處不加多述,也恕難述清,讓合理地科學為我們更加深度的格物,讓哲學的理論思考和為公以德的人性就只去作為其合理的引導。
總之,“有無相和”的這層“道”所描述的狀況,也越來越貼近於我們所面臨著的真實世界。
所以,基於道:“無”的這一性質,便也足可以說明許多問題。哪怕你是處在黑暗森林法則中的何種狀態,哪怕你是處在哪個多元宇宙中,控制著多少億萬平方米的地皮;或是何種維度空間、輪迴中不死不滅、牛叉轟轟修煉得道的某一點,卻也仍然只是在“道”之中不停地變換;
即你所追求的強悍淋漓和所作所為都只是滿足自我內心中對於“相”及“‘無’以外”的追逐;追求“相”沒有錯;只是你的所有舉動之間,有無相皆在,即,自身便是在道之中。
而你所修煉、提升的都是客觀上自我對照於諸般環境所產生的“境、相”認知,人心是和道“無”的這一屬性相類似的東西,是能夠進行對照的。
不知道“道”是什麼,而只覺得修出一股無人能敵的“至道厲害”最為能耐,最能長久;這不是修道,也不必打著修道的旗號。
道不遠人,何來修意。
所以,那我們修的是什麼?所以我們什麼都不必做?
當然不是,我們修道,即修的是,要越來越清楚地發現這世間的規律,生命的規律(幫助我們治療、生養、生長),物質的規律(提升諸多事物的應用和發現世界的本質),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