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人才(第1/2 頁)
鐺~
銅鑼敲響,陸秀夫立刻大喝道:“時間到,諸生止筆,收卷!”
監考的軍兵立刻上前,把所有試卷小心收起。
考生們交了試卷,各自如釋重負,走出校場當即呼朋引伴。
因為多是溫州本地人的緣故,倒也沒有什麼文武之間的隔閡,都聚在一起討論試題。
“題目並不難,估計是陛下憐惜我等,因此放了水。”
“想要答好殊為不易,目下國事頹唐,陛下奮發,必不喜空空之談,非得言之有物不可。”
討論中,考生們往酒樓走去,等待傍晚時分的放榜。
按照制度,科舉有解試、省試、殿試三級,不但耗時久,還得三連中才能成為進士。
並且僧人、道士、吏人、罪犯是沒有科舉資格的,即便加開的恩科這些人也沒有資格,但是這次不限定身份,而且速度快很多。
校場中,陸秀夫再次清點了試卷數量無誤,隨即押解試卷去了州衙。
到了州衙,趙昰與一干文武已經在等候。
陸秀夫見禮之後,奉上試卷,說道:“陛下,此次參考者百三十二人,文科四十六,武科八十六,試卷盡皆在此。”
趙昰道:“往日武試人少,如今卻反了,足見民間拳拳之心,此時能來參試者,皆忠義之輩,朕以為全部錄用,諸公以為如何?”
劉黻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國家正值用人之際,不可使義士寒心。”
“不可。”謝枋得反對道:“全部錄用失去科舉本意,公正有失,傷的是朝廷威儀,反而不美。”
趙與檡說道:“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時事易移,因勢就變,臣以為陛下之議可行。”
謝枋得堅持道:“時局傾危,人心動盪,朝廷威儀更不能失,否則盡皆無視中樞,事不可為也!”
眼看雙方就要陷入爭論,趙昰打圓場道:“謝公所言甚是,然忠義之心不可冷,公何以教我?”
謝枋得說道:“臣以為各取一半,未中者陛下按才能賜官,如此兩便。”
陸秀夫點頭說道:“此乃老成謀國之策,請陛下納之。”
趙昰是下意識地相信陸秀夫的決斷,最主要是謝枋得說的有道理。
任何時候,朝廷的權威都是最重要的,若是所有人全部錄取,恩科就是一場鬧劇,這會破壞朝廷的權威性。
特別是趙昰才八歲,別人不免以為朝廷是草臺班子,本來有心投效也不會投效。
這是趙昰輕忽的地方,就如他用文天祥為丞相一樣,穿越者常犯的小錯誤。
趙昰說道:“便如謝公所言,取一半,餘者賜給出身,只是授予何等官職,諸卿可有意見?”
劉黻說道:“武進士可為副指揮使,特別優秀者可為副都統、機宜文字,文進士可充實中樞、地方佐貳,特別優秀者可為知縣。
賜出身者,武者可為副都頭,文者可為校書郎、六曹之屬。”
“諸卿以為如何?”趙昰問道。
陸秀夫說道:“善,雖非高位,卻可發揮才能,免於揠苗助長。”
常規軍制,百人為都,五都為營,設指揮使,將兵法所為軍制,三千人至萬人為一都統,設主副都統,機宜文字相當於一軍參謀,負責記錄軍機命令、提供意見。
初來乍到,作為副職實習一番,有真才實學的自然能夠脫穎而出,死於戰亂的算是命歹,屬於戰亂時代的自然遴選。
商議妥當,趙昰道:“既如此,諸卿一起閱卷。”
文武進士題目都是針對當前局勢提供建議,這是很簡單的題目,但是在場的都是官場大佬,想要打動他們可不容易。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