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3 頁)
同英國一樣,戰後,美國在無座力炮方面的研究步伐也幾乎已經減緩到了停滯不前的程度,然而還沒有完全止步,因為在韓戰之前的蕭條年代裡,也還曾經出現過兩種新型無座力炮。第一種,是90無座力炮,它比75無座力炮要輕而且體積更小,但兩者所使用的彈丸尺寸卻幾乎一樣。90無座力炮計劃是完成另外一種任務,即步兵排的防禦任務,因此,它的射程只有作為連、或者甚至作為營用火炮的75無座力炮的一半。90無座力炮被作為一種留用裝備至今仍在繼續服役。奇怪的是,亞洲各國卻從沒有採用這種武器,這或許是由於美國沒有把任何一門賣給信仰資本主義的中國人,而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人則一門也沒有繳獲到。將重達34 lb(154kg)的90無座力炮放在肩上,自然不會使射手感到輕鬆,但它相當堅實,能經得起各種碰撞和摔打。
1945年,美國將75無座力炮按比例放大成為105無座力炮,生產這種樣炮的目的是打算將其作為一種制式營屬火炮。但在韓戰爆發之前,這項計劃一直都是停留在紙面上,韓戰爆發以後,才匆匆忙忙開始組裝,直到戰爭末期才付諸戰場使用。由於下述種種原因,因此,它是一種難中人意的設計:首先,它的耳軸過於靠後,因而需要設定彈簧式平衡機;其次,全炮重量太大;第三,炮上沒有安裝試射槍。於是,不久就又出現了一種口徑完全相同的改進型號,這種型號並沒有被命名為2型,也沒有給它以類似的名稱,為了避免與其原型發生混淆‐‐因為兩者的口徑完全相同,索性決定在叫法上給它換個口徑,於是,著名的所謂106無座力炮即應運而生。
106無座力炮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並且理所當然地幾乎被西方世界各國的陸軍所先後採用。它很輕,火炮全重僅為485 lb(2202kg),可以把一發威力很大的破甲彈丸發射到1000 yd(914)甚至更遠的距離上。它配有一挺05 (127)口徑的試射機槍,可以確保彈丸首發命中。從吉普車上卸下以後,它的機動效能比英國的&ldo;翁巴特&rdo;要差些。但如果需要,它可以分解成兩大部分由炮手班進行短途搬動。奧地利陸軍採用這種火炮以後,曾經為它設計了一種專用炮架。這是一種帶有兩輪的炮架,大架很短,整個火炮堅固耐用而且比例諧調。經過這番改裝之後,106無座力炮即可牽引在吉普車後面沿崎嶇不平的道路高速行進。進行這種改裝的目的,為的是想使這種火炮能由奧地利陸軍所裝備的多種不同的車輛進行牽引,而不僅只限於一種專用吉普車。就目前所知,還沒有看到別的國家採取過類似的作法。50年代,美國海軍陸戰隊曾將6門106無座力炮架設在他們當時使用的輕型坦克的炮塔上,其目的是在重量增加不大的情況下,大幅度地增強火力。他們把這種怪物取名為&ldo;奧圖斯&rdo;(ontos)。它的唯一的一次使用是在1964年的多明尼加共和國,當時,美國海軍陸隊在一怒之下,曾經用它來向隱藏有狙擊手的房屋內噴火。
對無後座力原理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另一個國家是瑞典。瑞典一直是技術領域的先驅。瑞典人開始研究無座力炮的時間大致和英國相同,並且跟在英國一樣,它是由一位名叫胡格&iddot;艾布拉姆森(hugo abran)的工程師設計出來的。他在1941年展出了一種口徑為20的單發無座力炮,隨後,在2年之內,它的一種改進型號即被軍方正式採用加入服役。這種武器採用的是單一噴管,這跟德國的lg40型幾乎完全相同,為了裝填炮彈,整個噴管需藉助於一個安裝於側方的銷軸轉向一側,裝填之後,透過一個掛鉤式手柄將噴管固定到原來位置。火炮的身管很長,這就使得彈丸可以比較充分地利用發射藥的能量,得到比較高的初速,在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