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第2/2 頁)
重大。&rdo;
葛羅米柯記起奧本海默,大科學家.原子彈之父。在最後一次和他見面時,他一個勁地表示支援無條件禁止生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建議,儘管他當時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美國每天都在製造新的原子彈、這些武器用來反對誰呢?
他想起了阿爾貝特&iddot;愛因斯坦,一個矮小的駝背老人。在一次會見時,他低聲地,甚至有點悲傷地說:&ldo;要是我知道希特勒造不出原子彈,我絕不會支援這裡的核計劃,無論如何也不會。&rdo;
大使永遠不會忘記,當杜魯門在波茨坦向史達林講述順利試驗那個東西時,臉上多麼冷竣和得意。就在那時候,大使記起半年前在雅爾達,史達林邀請莫洛托夫和他這個駐美大使‐‐這是禮節,他去是禮節‐‐看望身體不適的羅斯福。那天的三巨頭會議因此取消。總統躺在利瓦吉亞宮二樓騰給他的辦公室。他對&ldo;喬大叔&rdo;的來訪很高興,事先準備好接待客人。大使第一次明白,表現得和常人一樣,不讓任何人發現每時每刻都在折磨他的病痛,對總統是何等困難。競選演說時,要提前把羅斯福的小車搬上主席臺,不讓美國人看見,因為領袖應該像大力士一樣健康,漂亮,笑容可掬。每個民族部把自己的一切寄託於領袖的行為舉止。這是歷史的遺傳密碼。其實,世界上那有什麼絕對的事情。
羅斯福臉色發灰,皺紋縱橫,克里米亞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與他的眼睛形成某種奇怪的對比。那雙眼時而露出坦誠的友誼,使總統的面部像千萬張照片那樣習慣而熟悉,時而呆然不動、變得暗淡而沒有生氣。
拜會時間不長,總共20分鐘。下樓時,史達林站在一層和二層之間的樓梯臺上,掏出菸鬥,不慌不忙地抽起來,不看隨行人員,彷彿自言自語地低聲說: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